AKP健食天

不食人间烟火

**不食人间烟火**

{{https://img1.doubanio.com/icon/user_normal.jpg}}[已注销] 评论 The Recipe for Living Without Disease 2019-03-24 21:41:16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065225/

(长文慎入)

先来个正经的书评

aajonus真的是被他的学历给拖垮,本来一个营养学界的奇才,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讲话写书都不是很polished,所以老被当做江湖术士不被treated seriously。这本书和we want to live的编写,让我的编辑灵魂简直受折磨。一般营养学的人写书吧,应该是理论一本,操作一本。所以看这两本的书名,很容易就觉得we want to live是理论,the recipe是操作。但其实理论的部分在recipe里面,然后we want to live是aajonus一直心心念念想拍的电影剧本(在南加真的很难不做电影梦。。)然后里面的干货又放到附录里。。。所以像我这样,读了we want to live前半部,心想这是什么鬼,然后多年后翻到后半部,心想这么重要的东西干嘛不好好说,再又时隔多年,翻到recipe,尼玛最好的东西都藏在这里了,就是完全一点编辑的头脑都没有。。。

吐槽完毕。其实aajonus属于营养界第一人完全当之无愧,但是他去世的时候还属于vegan盛行的年代,carnivore diet还没有这两年这么人尽皆知(其实并没有。。)对vegan的反扑也没有这两年这么汹涌,所以这本书造就了很奇特的,carnivore diet和vegan影响共存的情况。比如说每个zero carber都很鄙视的榨汁机和blender,在aajonus那里就是家常便饭,因为他在探索健康的前十年时间都是vegan。。。。(所以说每一个天才都有一段脑残时期。。)然后每个carnivore都很不齿的碳水,在aajonus那里也是一点羞耻心都没有。哪怕他明确地讲出了碳水的弊病,还是说要每天一cup的水果,大量的牛奶和蜂蜜,也挺醉的。

在吃生肉和腐败肉方面,他是绝绝对对的权威,这个我完全无法用一言两语概括,因为他完全就是神的境界,包括对大众的贡献,比如我们现在能买到生的奶制品就完全是他自学法律自己为自己辩护,争来的给全体美国居民的福利,但他却也因此被美x国x政x府和其他组织迫害至丧命。。

再来个长篇的科普文

-其实这个文体,是借鉴李敖的“大江大海”和友邻“躲猫猫社社长”的一系列日志。我不会写小说就算了,就连杂文也写得一手高考作文风,直到发现用对话写,突然我就会说人话了。

所以在学会说话之际,写这个我执着了有六年的题材。这一路上写过无数的科普文,但从来没有满意过。所有安利过的人,好点的觉得我只是偶尔任性,不给面子的直接把我当疯子。其实当疯子也没什么不好的,但自己总得有一个narrative,任你曲解也好,总不能让真相埋没了。

-所以其实也很像journalism咯。

-其实也就是看了shanti-bhavan的纪录片才有的想法。一个出身贱名的女孩,毕生梦想并不是赚大钱给父母买房子,而是让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有一个voice,比其他人都高贵太多了。那么我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一个voice呢。

-但其实人家看你日啖一斤肉,也没有胖到哪里去,应该也就信了啊。

-You underestimate human stupidity。我本来以为自己可以以身说法,结果换来的不过是一句“你基因好”而已。就像有的人怎么吃糖也吃不胖,换来的也是一句基因好。真相就在特例和普遍例子之间埋没了。其实我如果每天吃糖,必然以几何增长的趋势发胖,但这些hypothetical alternative的思想实验,没有人会关心。

-那么你指望这些人,看了你的文章以后,就全部纷纷转投raw carnivore咯。

-自然不可能。就是我自己,从每天早上一碗牛肉粉,过渡到现在,也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摸索。不可能指望别人读过我读过的书,也不可能指望别人和我一样,care mental performance多过care carnal pleasure。但我起码想指出一条路,告诉你,路在那,走不走是你自己的事。

其实每个人都在有自己的battle,谁也帮不了谁。我讲了几万字,你听过去不过当耳边风,我也奈何不了你。但我如果我不讲,似乎就少做了点什么应尽的责任。

-你讲话中英文夹杂好讨厌喔。

-早就放弃了自己的语言洁癖咯。因为绞尽脑汁把英文翻成中文,结果上下文反而不搭。这样子还会有不明真相的群众觉得逼格好高好厉害喔。

-而且还好为人师。

-其实就是因为不想为人师。觉得最直接帮助到一个人的方法,就是把最好的食物,塞到那个人嘴里,然后对方的身体自然会按规律的运作,头脑也清晰了,该想明白的问题也想明白了,说不定能把自己从沼泽里拉出来。可是我不可能隔着屏幕把奶油喂到人家的嘴里。

所以渡人虽好,但人终究还是得自渡的。我只不过是在你上船那一刻,推你一把,把本来犹豫不觉的你推上船,仅此而已。或者你远远地在观望,然后看到我的苦口婆心,决定走进一步观望,而已。

然后最自私的原因,就是懒得跟家人朋友解释一万遍老掉牙的说辞。可以到时候一个链接丢过去了事。

-所以不食人间烟火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的意思,不吃煮熟的食物,但是在raw vegan们欢呼雀跃的当即,又义正言辞地说,不好意思,我所有植物也不吃。只吃生肉而已。

-就这样啦?

-就这样啦。偶尔会吃点cheese或奶油,但大部分还是生的鱼肉海鲜而已。此话一出,我觉得你已经冒出十个问号了。或者二十个一百个问号。有的我或许可以回答,但有的,我磨破了嘴皮,不如你去试验一餐,然后我所有的解释都略显微薄了。

-太恶心了,我才不要去吃生肉。

-那么三文鱼刺身呢?不要告诉我你也没吃过。

-吃过了,但不可能一顿只吃刺身吧,总要吃点米饭,面条什么的,不然吃不饱啊。

-你犯了一个最简答的逻辑错误,就是转移焦点。我们在探讨吃不吃生肉的问题,我举了一个反例,然后你就马上跳转到吃不吃碳水的问题了。

其实你应该反问的是,三文鱼如果新鲜姑且可以,但是牛羊肉总不可能生吃把?

但其实你去任何一家正规的牛排店,他们都可以把牛排做到三成熟,里面还带血,真正正规的,应该可以做blue rare,基本就是外面煎几秒钟,里面还是全生。然后如果你去好一点的餐馆,都可以点steak tartar这道菜。就别说日本好多地方可以吃内脏刺身鸡肉刺身马肉刺身了。

-但是顿顿都吃生肉,多么无趣啊!

-你又犯了一个典型的错误,就是把吃植物的经验,转嫁到吃肉上来。吃植物得每天变着花样吃,因为植物的本质就是难吃。你如果顿顿都吃生肉,发现此乃你血你命,就不是好不好吃的问题,而是你必须吃,不然没法健康地活下去。

-你说的太严重了,按你的说法,世界上99.999%的人都在不健康地活着。

-Yes that's exactly what I am saying. 这个世界在最近几十年变坏了很多。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其实倒也真不是为了寻辟一个新的narrative。narrative这东西,本来就是authority oriented的,觉得人家讲得不对,非要自己站上演讲台。但是raw carnivore本质是无政府主义,无集权无组织,连文明都可以抛开不要。语言啊,科学啊,在它面前都非常苍白无力。

youtube上面vegan频道盛行也不奇怪,本来这种一窝蜂的东西,老板在上面讲下面拿小本本记的心态,就是vegan才喜欢干的事,喜欢从别人的行动里找认同感。不然要recipe哪有那么难,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把chia seeds换成hemp seeds就变成另一个shake,丝毫不懂火锅底料十来种香料的平衡比例,随便一个中国人都比你们厉害。

其实carnivore们最欠缺这种raw information,不是什么惊天动地吃生羊脑直播什么的。怎么把energy from fat调高到80%,基本没有几个raw carnivore能够做到。但恰恰就是这种sense of community才重要。再怎么磨烂嘴皮子,不如小时候爹娘把猪油一口一口喂到我嘴里。就哪怕彼此交流一些坑爹的经验,下次少被坑,也是好的。现代社会容易被坑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比如我在同一家店,买一个10$的菜里面只有几片牛肉,一个5$的菜却有半斤鸡肉,从名字上完全看不出来肉的多少。这种坑爹事已经见怪不怪。有时候肉量不算小就要感恩好半天,因为别人定行业标准根本没想过你。或者跟人出去吃饭,别人一定要点一桌素菜,唯一一个肉菜还裹了面粉,真是全世界和我有仇,自己脑子有病还要拉人下马这样。

- 那么天天吃生肉,会不会很难坚持?别说吃生肉了,就是戒断碳水,我也不可能做到啊。

- 我妈也老这么说“我已经很注意了,但就做不到你那么严格,完全不吃碳水”。但你好像有一个很大的假设,就是我真TM的想吃碳水。这种感觉也发生在其他对话,别人说“一直做研究,好寂寞哦”,我只觉得奇怪,你自己不喜欢做研究就算了,怎么知道我做研究会觉得寂寞呢?

- 真的一点不想吗?怎么可能!

- 你这么说,就知道你没有真正体会过被食物satiated是什么感觉。大概在以前,我也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每次吃碳水,总有种放纵的快感,到血糖sugar high过去,开始青黄不接,又想要再来次这种快感,就是很低级的craving。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时候,明明不是很饿,但就是想吃点什么,让自己开心起来。

- 这样的时候未免太多了。

-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是你觉得饿了,但并不是很想吃东西,只是出于以往的经验,知道随便吃下点什么也好,肚子便不会受胃酸绞痛折磨,所以就这么糊里糊涂吃了些自己也想不起的食物?

- 特别是工作起来,或者身边没好吃的,就特别容易这样。

- 其实这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吃东西并不为了给自己快感,而是知道,哪怕我现在全身难受,吃下这么点东西,之后一定能舒服点。但是cooked carnivore又往上加了一层,就是我现在心情不好,觉得暗无天日,没有人爱我,证明题也想不出来,什么事都不想做,但我知道,只要我吃动物油脂,这些感受都会过去的,于是马上起身,做bullet proof coffee或做杯heavy cream latte。

- 所以吃生肉也和这很像咯。

- 吃生肉是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界里面了。既不是那种寻求快感的craving,也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而是某种最原始,最本能的东西开始觉醒,仿佛睡觉,仿佛呼吸,一旦开始,便无需大脑参与,几乎是身体自己有了主见。就像电视里你看到吸血鬼开始饿了,或者狮子扑向猎物,那种兽性的召唤。

- 我不要和你做朋友,你完全就是人面兽心。

-那么对新手有什么建议吗。

-摆着过来人的姿态,然后吐出烟圈说着几个没法被反驳又没有实际意义的常识,比如“饮食要均衡”“少吃加工食品”,这种人太多,弄得我想到要为人师就作呕。加上自己本身就是老师,学生来多了office hour我都会斤斤计较,真的很不想再无偿授课了。

-那就说说你自己走过的弯路吧。

-自然是把能走的弯路都走遍了咯。就像在一个地下城迷宫,右手扶着墙走,最后发现出口就在进门左拐的地方一样。

-哪有那么夸张,不就是一开始吃素了么。

-吃完素第一年,还少油过一段时间,然后生活开始变得很不顺。

-之后就没弯路了嘛!

-之后明明知道要少碳水,还脑子有病地换成糙米,燕麦,红薯这些粗粮。其实不知道干脆就不要吃好了。然后知道素油不好,以为要饱和脂肪,那么就椰子油吧,炒菜味道奇怪无比,还是硬着头皮吃。

-所以说改善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嘛。

-可以这么看,也可以看成人要摆脱傻逼究竟有多么困难。最后既不吃碳水了也不吃植物油了,相当于carnivore了,不从植物摄取一点热量,还是在吃蘑菇啊包菜啊辣椒啊这些破坏自己消化道的东西。

-那么最后终于走上raw carnivore,万般皆空,就不会出错了?

-那才是出错的开始。最可笑的是看了一些youtuber的视频,每个人都信誓旦旦自己是绝对的权威,别人都是傻逼,其实他们自己都有大错特错的地方。问题是被这些视频包围,很难自己反思,到底什么才是对的饮食。

比如Amber O'Hearn吧,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的,说得你无法反驳,但自己还在吃cooked carnivore。再比如Sv3rige,milkjar这些人,说自己是raw carnivore,但每天大口大口的牛奶蜂蜜,碳水摄入远远超过一般的keto,根本得不偿失。Frank Tufano就更不用说了,老是评价别人的jaw structure,没有发现自己做完正颌手术以后,要花多大努力才能向原来的咬合关系靠近一丢丢。

-所以就你自己是对的咯。

-不是说了吗,弯路全都走过一遍啦,就跟做数学一样,最厉害的那个,往往是犯错最多的那个。最大的错误,估计就是“低估了脂肪摄入”这一项。

-可是你原来不就是高油饮食吗,怎么会犯这个错误。

-因为我完完全全没想到人类的饮食结构这么变态—–最理想的饮食,就是和某些书上记载的印第安人一样,只吃动物的油脂和内脏,然后把所有肌肉,喂狗。

-难怪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所以说我现在去超市,满眼见到的,都不是食物,哪怕是肉,内心都在嘟囔,不过是喂狗的啊。这个饮食的变态在于,每天吃进去的,绝大多数都是动物脂肪。少数内脏,如心肝脾肾,都只是点缀而已。你姑且可以想象一个农村家庭,吃稀饭就咸菜,然后把稀饭换成油脂,把咸菜换成内脏,就是这个比例。

-所以说我们的主食其实应该是动物脂肪?

-就是这样的。正因为这样,人类才灭绝了世界上所有的大型动物,连鲸差点都被我们赶尽杀绝。杀完动物,摆着巨大的躯体不要,只取内脏和油脂,再多动物也会被灭绝。Amber O'Hearn的一个猜想就是,我们开始吃碳水,就是这些大型动物灭绝了以后,牛羊身上的油水没法满足我们变态的需求。

就别说我们祖先了,像我生活在资本主义的中心,网购无比方便,whole foods几站就到,还是没有找到好的脂肪供给。我真的是把市面上能找到的脂肪都试了个遍。

-不妨一一说来。

-先说培根吧,我简直又恨又爱。在欧洲吃培根就是享受,既没有过度烟熏,也没有放太多盐。然而培根单独吃还是太瘦,但没关系,这是在欧洲,下楼左拐超市里creme fraiche两欧不到一盒,就着吃,一餐就这么过去了。我第一次体验到脂肪摄入到达80%甚至90%,就是这么干的。

-那美国的培根呢。

-跟美国的所有东西一样,没有灵魂。就别说培根了,所有五花都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腐败气息。我妈跟我说,他们小时候养猪,猪跟人吃得是一样的。后来大家也纷纷说,猪肉和人肉应该味道差不多。其实哪有那么玄,不过是吃谷物长大的动物,脂肪特别难吃而已。买过Georgia养的西班牙Iberico纯种猪,不吃acorn了,入乡随俗吃pecan,只是排骨间隙的脂肪,清香扑鼻,香浓而不腻,有猪味而无猪臭,可惜他们家不单独卖猪脂肪,只能买腌过的pancetta。说到这里就来气,好好的东西,非要加盐给糟蹋了。

吃肉救地球系列

- 这太扯了,你之前说素食对身体不好怎么怎么的,毕竟也是一部分人的共识。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真有脑子的,谈到素食还是会有所顾忌,觉得不吃肉不太健康。但是素食环保,拯救地球母亲,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也是很多素食者转而吃素的动机,怎么可能不成立呢。

- 你说的“有目共睹”,大概是指发表的科研成果吧。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科学家,躲在电脑后面,采集数据算碳排放,然后给出一堆毫无灵魂的pie chart,告诉大家百分之二十是牛羊放屁太多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然后说我们应该吃素,这就是当今的所谓科学了。科学发展到头脑如此简单,也是当今社会的不幸。

- 切。这个百分之二十的数据一看就是你胡诌的,一定会有vegan们跳出来反对你的数据。

- 对,就是我胡诌的,因为到底是百分之二十,还是三十,还是十,都不重要。躲在数据后面试图做文字游戏却不谈该如何理解这些数据,是真正搞数学的人对社科最无情的鄙视。无论vegan们怎么辩解或怎么细分,不管第一是能源生产还是第二是尾气排放,牛羊放屁都是小头。还有,如果要算牛羊放屁,是不是也该把人放的屁算上?吃素容易放屁这件事情,估计要另开一篇讲。

- 但是你无视数据就是不对。你曾经说过,第一是尾气排放,然后马上就有人出来真相,说第一是能源生产。

- 分成这两个就很搞笑了。如果说加起来,是不是就占了温室气体的半壁江山了?问题是这两个类别是一个利益集团的,就是这个世界上的能源公司们,trump背后的金主,俄罗斯寡头的命脉,普金的主要财政收入。在讨论哪个利益集团对地球危害更大这件事上,细分成这两个类别是没有意义的,无非细分以后,能源公司的危害看起来没那么大而已(然而还是占了第一第二呵呵。)

- 我们明明还在说吃素,你又扯到能源公司身上。人家也说了,吃素的人更依赖能源公司,是因为这些人高收入高消费,容易世界各地到处飞,所以消耗的石油也多,只是相关性高,而不是单纯的causation关系。

- 好,那我们就撇开这点不谈,单单想一想吃素这一行径本身,到底给能源公司带来了多大的收益。Again,作为一个搞数学的,我要发扬数学家们的光荣传统,对数字避而远之。

- 不用数字怎么算这笔账嘛,简直胡闹。

- 从原理上来算这笔账。你要不信的话,从个人经历算这笔账也可以。我自从变成raw carnivore以后,每个星期的食材,一个中型的背包就可以解决问题。

- 来讲讲你都买些什么了吧。

- 我每周吃7磅肉,每天吃150g的油脂,一周也就是两磅。9磅的东西,不过一个小size的铁盘重量,背在一个背包里完全没有负担。

- 你这是作弊了。油脂本来就是最energy dense的东西,单位重量的能量最大,和吃素吃荤无关。如果vegan们只是背植物油回家,一个星期的进食也能一背包背回家。

- 问题是vegan们很难做到大量摄入油脂。你如果仔细观察大量吃素者的样本,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严重依赖碳水。来个极端的,fully raw Kristina,frutarian,只吃水果,每顿吃的量就体积而论,恨不得比我三天吃的都多。

- 从超市把菜背回来,和这些菜从原产地运到超市,怎么能做类比呢?如果你一个背包就能背回家一周的肉,有没有想过,这些肉从原产地运到超市,又要花多少的能源?

- 恭喜你成为我方辩友,这才是里面水最深的地方。我刚搬到新环境不熟悉,但搬家前会买州内的co-op,也就是州内生产的牛肉,或者去农夫集市,直接从农民手上买。我买到的鸡,生长的地方离我家开车不超过一个小时。vegan们可以做到这点吗?

- 你太小看他们了,很多人都是到农夫集市买蔬菜的。

- 你可能忘记我经常逛农夫集市了。本地产的谷物,这个vegan的命脉,几乎没有。不要去买两头生菜一点卡路里都不能贡献,再说我的供粮是本地获得,骗谁啊。

想象fully raw Kristina就好了。大冬天的吃反季的水果,只能从热带辛辛苦苦运过来,问题是运送的实质,大部分都是水,也就是说能源公司又要开心了。

- 所以真正衡量温室气体的办法,是自己居住地和食品生产地之间的距离,乘以自己所消耗食物的重量。

- 对。所以有机农业界的传奇人物Joel Salatin才会说“there is no way in nature that a head of lettuce can move itself thousand of miles.” 自然状态里的一头生菜,是不会无缘无故地自己跑几千里的。这种事只有vegan横行的滑稽世道才会发生。

顺便提一句,这个Joel Salatin,身为农民,文笔比90%的杂文作家还要好。而且他的有机农场,单位产量秒杀了工业化养殖。

- 等等,vegan们不是总说,如果要让全世界人民吃上肉,是很不现实的做法,一定要工业化养殖吗。

- 所以Joel Salatin就给他们打脸啊 “because you are doing it wrong.“

- 等等,你还忘记了一件事,就是你吃的这些牛肉,很多事谷物饲养的,而种植这些谷物,又多加了一道工序,也就又增加了一道食物的生产链和运输链。

- Who told you I eat grain-fed animals? They taste horrible!

- 但不可能全世界都像你一样吃grass-fed啊!

- 你忘了Joel Salatin么???

- 他只是一个特例。如果每个农民都能做到他一样,这个世界也就没有工业化养殖了。

- 不不不。你这只是把what it is混淆成了what it could be/what it should be。有人研究如何改善第三世界的贫困地区,比如引进捐赠物资等等,后来发现这种第一世界树立道德标杆的捐赠物,因为价格太过低廉,很多时候都破坏了本地的产业链,扰乱了本地的市场。后来发现,让一个社区经济自给自足,从根本上繁荣起来的方法,就是教会当地的居民,如何发展畜牧业。注意了哦,是小规模的小农场式有机畜牧业,因为这些地方并没有发展工业畜牧的条件。

也就是说,animal husbandry is what makes us human. Always has been and always will be

加一个自己的diet史

断奶前:这个时候我妈秉着职业妇女的精神,每天顶着肿痛的boobs去上班,留下嗷嗷待哺的我在家里,提前三十年步上了Intermittent fasting的热潮。每晚都会和饿狼一样地拼命吃,但是尽管如此,我也宁愿饿一天,死也不和隔壁家别人家妈妈的奶。奶粉当然是碰也不会碰的事情。真感谢那个倔强的我,从出生第一天就对自己的饮食有天大的执着。

断奶-8岁左右:这也是为我未来人生的所有幸福来源。家里只用猪油炒菜,而且以我的倔强性格,坚决不爱吃米饭。家里人真的是要跟我不断地斗智斗勇,才能骗我吃进去一点点米饭。我其实很早就low carb paleo了。。最幸福的记忆是,家里附近有家烧烤店,然后我小小年纪,来个十串烤羊肉串都不是问题。

8-10岁:进入黑暗时代,只记得父母工作忙,买过成箱的泡面放在家里,饿了就自己泡面吃。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触processed food,食品工业确实厉害,让我这个恨carb的人可以一天三餐靠泡面为生。也就是这个时候,我的牙齿开始出现很严重的问题,留下了一生和麻烦和隐患。

10-15岁:也就是开始搬到汉口,接触到更多城会玩的新鲜东西。这段时间的经历很mix。一方面,因为家里附近吃的多,好吃的也多,所以可以更随心所欲地大口吃肉大口吃油。另一方面,初中开始学校管午餐和晚餐,当然就是carb heavy meals,我每次把里面的肉吃完还不够塞牙缝,米饭又剩很多,根本吃不饱。于是就开始自己带很多零食,无非也就是些饼干什么的,油脂能补上一些,但想想也不过是vegetable oil spread甚至反式脂肪,图口快而已。脂肪不够拿糖来凑,每天一瓶可乐是常有的是,于是我渐渐发现,我已经慢慢脱离小时候的竹竿身材了。

但是一个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尽管这个时期已经没有人用猪油炒菜,我妈单位会成箱发大桶的橄榄油,所以家里一直是用橄榄油炒菜。

16-18岁:高中到武昌住校,在一个鸟不拉屎人迹罕至的地方,自然是更加地饮食不自由。想想都觉得灰暗,学校的油水不够,我只能去最贵的小炒部,肉仍然不够我吃。每天的乐趣就是一大瓶酸奶或是旺仔牛奶,还是以糖代油的逻辑。

18-21岁:长期黑暗生涯里的转折期。因为开始上大学,第一次脱离了学校食堂的强行束缚。到最后一两年,我已经几乎不去正规学校食堂吃饭,要么去留学生食堂要么去食堂里的西餐厅。更多的时间是学校周围的无数小馆子,在这里真要感谢同济的四平校区。经常的早饭是手抓饼加培根加cheese,然后油怎么多怎么来,生煎啊锅贴啊铁板豆腐啊什么的。倒是不爱吃甜食,因为油水够了谁会想吃甜食啊!

因为开始有了饮食自主权,于是渐渐地对饮食感兴趣。当时虽然是中二的中式养生时期,但是也特别感激那段的“部分”弯路,起码到研究生开始就是一路正路光明坦荡荡了。说“部分”是因为不完全是弯路,比如当时就开始戒碳酸饮料戒可乐,但是是为了“不吃冷的避免宫寒”这种歪打正着的原因。现在想想,恰恰是这样的歪打正着,让我的大脑开始正常地运作,才让我慢慢走上了康庄大道啊。

另一个差点蒙对答案的事情,是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关于intermittent fasting的书。只是实践了一天,早上10点就开始饿得两眼发晕,遂放弃。现在想想,饮食真是一环套一环,没有carnivore的支撑,要想intermittent fasting也没办法做到,像游戏一步步解锁一样。

其中一个大大的弯路,就是我有半年时间,走上了吃素的邪教。。。后来大概是拿到offer了,觉得人品攒齐了,就没接着吃素了。唯一的好处是皮肤好了很多,然后因为走过这道弯路了,以后也就不会再走了,可以说这个错犯得值得。

读博时期:这个时候算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饮食有了自主权。我记得本科最后一年,电脑里有jamie oliver几十个G的视频,几乎成了键盘厨师。然后到美国第一天就开始自己做饭,用沃尔玛最朴素的一次性烤盘和小汤锅,随着netflix借来的naked chef里,做了无比好吃的番茄大蒜汤,算是我人生独立的第一篇章。回头想想,因为家里从头到尾就没怎么用色拉油,我这个时候自己做菜,也是想也不想就直接买橄榄油(加上美食节目为了逼格永远都是EVOO,自然也就耳濡目染。)所以说我的一生,除了在外面吃饭,好像就没怎么吃过polyunsaturated fat啊。

读博第一年:虽然是自己做菜比较多,但自然比不了在学校union吃,一吃就不得了,一杯奶茶50g的糖,一盘意面200g的碳水,和国内的碳水消耗简直不是一个数量级。因为没有理论指导,自己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胖,只是当时的男友,秉着中国直男物化女性的孜孜热情,什么好女不过百,什么我要减了肥就能从6分上到7分,总之就是完全没有什么尊严可言(所以到现在还是不怎么想date中国人啊哈哈)然后第一年的暑假,在家突然灵光一现,我连algebra都可以读原文教材的人,为什么不能在减肥这件事有严肃的理论指导呢,于是走上了diet geek的不归路。

当时的启蒙是gary taubes的why we get fat。相比于他其他几本更耳熟能详的书,这本书极为nerdy,整本都在讲胰岛素阻抗这个概念,从里到外从分子结构生物反应各个环节都讲透了。只能说,我的人生,可以分为读这本书之前,和读这本书之后两个状态。

读博第二年:所以就开始了低碳生涯。因为一些塞翁失马的原因,也开始了力量训练,于是这个时候开始,明显地变美了,然后桃花就开始挡也挡不住地来了。。但是这个时候的低碳,也无非是白米换糙米,早餐吃oatmeal(所以说人就是在慢慢不那么脑残地路上前进啊)然后知道了吃油不会变胖,就开始更加猛烈地吃动物油脂。

读博第三年:这一年十分mix,一方面对低碳的实际操作变得十分娴熟,身材也是有史以来最好,但因为交了新的美国男友,开始了我人生饮食逼格的史上最低。去sonic吃不知道什么油做出来的sandwich是常有的事,于是这一年极为地抑郁,直到后来慢慢少和男友吃饭,才渐渐从鬼门关兜转回来。

读博第四年:这一年因为在感情上越发感觉失败,于是兴趣再次回归饮食。读到了人生新转折的契机—–weston a price的nutritional and physical degeneration,几乎觉得我的人生都得到了解释。(当时对这本书没有讲清楚的东西还存疑,之后才慢慢从实践,理解了比这本书深层次十倍的东西。)然后开始了animal based diet,彻底换掉家里的橄榄油,只用动物油做菜,然后回到了原来的低碳,人的身心健康才慢慢地从感情创伤中恢复过来。

再加一个全肉的FAQ

图片来源:<http://meatheals.com/2018/02/04/charlene-andersen/>

这个姐姐,45岁了,全肉饮食19年。生的两个孩子,完全没有依靠任何医疗措施,在家自然分娩。(其实这很好笑,人类自然分娩两千万年了,为什么现在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个之后会提到。)

1. 什么是全肉饮食?

故名思议,全肉饮食就是只吃动物的副产品,比如:肉和内脏,动物身上的脂肪,海鲜,家禽,鸡蛋,等等。重点在于,全肉饮食是一点植物都不沾的。往宽了说,就是任何的米饭,面食,有糖分的饮料,水果,牛奶(虽然是动物性),都不吃。除此之外,植物油,或者任何的蔬菜,也不吃。

严格的全肉饮食者,会连辣椒,葱姜蒜这些调味的香料也不吃(我就是。)更严格的,就是连咖啡或茶这种植物浸泡的饮料也不喝(我其实也是。)基本就是,你所有入口的东西,都和植物完全不沾边,可以说是素食的完完全全反面。

2. 不吃蔬菜,维生素怎么保证?

大多数人最大的误解,就是维生素C要从水果和蔬菜补充。其实南极科考员Vilhjalmur Stefansson在一百年前就记载道,坏血症(一般认为是维生素C不足引起)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新鲜的肉类。后来海员出海会带一些腌制的白菜,富含维生素C,其实是因为海上无法储存新鲜的肉类,而不是因为蔬菜所含的维生素最多。

另一个原因,就是维生素C和淀粉,在人体里的循环,是互相竞争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全肉饮食,不需要代谢淀粉,那么对维生素C的吸收和利用会更有效,需求也会小很多。

3. 那么蔬菜里的纤维素呢?特别是直肠有疾病的人群会不会不适合?

有一个澳大利亚医生在会议上发表了一个报告,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我今天要告诉你们,健康的饮食完全不需要纤维”,结果引来底下的一阵惊呼。报告末尾,大家都被医生说服了。

因为医生搜遍医学期刊,发现没有一个研究,是证明了纤维有利于治疗便秘—在英语里,有一个更宽泛的词叫IBS(irritable bower syndrom),不仅仅是便秘,还有容易拉肚子,肚胀等等很多和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结果他不小心搜到这样一篇论文,里面找来了三组IBS的患者,一组吃更多纤维,一组吃更少纤维,一组完全不吃纤维。

结果吃更多纤维的那一组,反而症状加重了—严重到平均每6.8天才排便一次。吃更少纤维的那一组,症状普遍有所缓解。

医生接着按了一下clicker,幻灯片上现实的是不吃纤维的结果—–大家都以为他忘记放上图片,但其实结果是—-不吃纤维的那一组,症状都无一例外,完全解除!!特别是排便,平均没人能做到每1天排便一次。

医生开了个很好的玩笑:所有的医生都知道纤维素吸水胀大,会把便便体积增大。如果你想让一堆排泄物钻过一个很小的孔,最好的方法怎么可能是把它体积变大呢??这不就等于,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是让更多汽车上路吗??

从进化角度来说,比较人和一些食草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发现,我们的消化系统,缺乏消化植物最关键的一个器官(Cecum)。和食草的猩猩们相比,这个器官我们几乎已经退化了。动物学家在划分一个动物是食肉还是食草动物时,会观察这个器官和其他消化道的比例。对人的测量结果,竟然是我们比猫,狗,狼更要接近纯的食肉动物。

4. 那么我们为什么一直被教导,要吃蔬菜?

全球一直有食物短缺的问题,甚至几次世界大战,归根结底,可以追溯到食物和资源的竞争,如果教导大家都吃肉,自然不利于政府的稳定了。在现有的科学条件下,用化学肥料种植蔬菜,是政府最方便调控的方法。当然,不会有人有意识地这么谋划,只是在各个因素互相制衡的情况下,达到了这样的一个平衡状态而已。

另外,全球的营养资讯,很多是向美国看齐。美国的农业部权力一手遮天,背后财团力量深厚,很多所谓的“科学研究“,都是他们出资,在背后故意混淆舆论。现在你走进美国的任何一家超市,95%都是植物类商品,就可以知道他们有多大力量左右媒体了。

5. 吃肉会长胖吗?

其实,“全肉饮食”在美国火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减肥效果。现在全世界的明星,很多都以不吃碳水为荣,就是因为不吃碳水有公认的减重效果。

6. 据说大脑需要糖分才能运转?

这是另一个很可笑的反驳了。人之所以为人,因为有一个超乎寻常的大脑,大到给很多母亲带来了生产上的痛苦。所以人进化之中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人的大脑在发育完全之前,就让婴儿降生出来,之后在婴儿成长期间,大脑进一步发育,这个过程是任何动物都无法完成的。

那么为什么人类独有这一“出生后大脑保持发育”的特异功能呢?因为人进化出了生酮这个独特的技能。别的动物必须要极度饥饿才能生酮,人类的婴儿几乎是随随便便就生酮了(成人也可以,虽然不像婴儿那样一言不合就生酮,也比其他动物容易得多。)点题的地方是:“酮”不是别的,就是脂肪,它能穿越brain-blood barrier,就是说你血液里的营养很多不能直接进入大脑(免得破坏大脑结构),但这个酮是可以进去的,给大脑直接供能,并且是大脑能持续长大的最大原因。

所以说认为吃糖才能给大脑供能,是不是太好笑了呢?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我们能用脂肪给大脑功能啊盆友们。如果有什么佐证的话,我博士期间三个项目全没吃一点碳水。

7. 那么为什么会觉得大脑转不动?

除开了糖分供能的话,如果大脑转不动,那就代表油水摄入太少了。红烧肉梅菜扣肉大口吃起来吧,去吃烤串火锅尽量挑肥的肉,做菜(做肉)的时候全换成猪油吧,所有你想得到的吃油的方法,牛油火锅,黄油咖啡,上面飘满鸡油的鸡汤,甚至是抱着不加糖的奶油一口扪(虽然奶油里还是有一点点的乳糖)都值得尝试。

8. 完全不吃主食,太难了,我完全做不到,特别是每天不能吃水果。

这个是大家对我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很多人一听到戒主食和戒糖,都觉得完全不可置信。戒不了水果那条,我其实一开始很惊讶。我家里从小就不吃水果,妈妈是事业单位,定期会发一箱箱的水果,经常在家放到发霉了都没人吃。之后高中的闺蜜说她每天都要吃水果,我第一次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喜欢吃水果啊”。结果认识的人越多,发现其实原来所有人都爱吃水果,我算是十足的异类。

对这点我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循序渐进,二是把注意力从主食转到油脂上面。

第一点,我也是很久以后才认识到的。我以为自己一开始就完全戒掉主食,还觉得别人都和我一样,可以说到做到,绝不反悔。后来追溯我的人生历程,才发现,我也是经历过“戒糖”-“减少碳水摄入”-“戒精制淀粉”-“完全戒掉碳水”这么几个阶段的。只是我开始的比较早,真正完全截断主食,对我意识上是大的飞跃,但身体其实早已经适应这种新陈代谢,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刚开始的人也建议尝试几个阶段:

a). “戒糖”:戒断水果,碳酸饮料,牛奶,豆奶,酸奶,优酸乳以及任何市售的饮料(重点是任何,因为肯定有很多我想不到的)。只有不含糖的茶叶和咖啡可以不完全截断。戒掉任何的甜食,比如豆沙馅,蛋黄馅,绿豆汤(任何绿豆汤都加过糖,否则你试试喝一口没加糖的,根本不能喝,同理还有酸梅汤),蛋糕,麻糖,青团,甜甜圈,酥饺,炸汤圆,冰糖葫芦(我国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我肯定漏掉了一堆。)

b). “减少碳水摄入”:平时吃两碗的,争取只吃一碗;平时吃一碗,争取只吃半碗。土豆也算淀粉,所以不要少吃半碗饭,再多吃一碗土豆,那就完全违反初衷了。如果觉得难做到,请参考下面第9点。

c). “戒精制淀粉”:当你每顿只用吃小半碗饭时, 试着把这小半碗饭换成糙米,五谷米,粗粮米,八宝米这类杂粮类的米。或者主食如果习惯吃面食,可以改成全麦面食;主食爱吃土豆,可以改成红薯。

d). 当你经历以上几个阶段,你就会发现,完全戒掉碳水真的太简单了。

9. 做不到这几个步骤怎么办?

做不到是正常的。比如第一步,你每天有200卡的热量是从水果摄取的,突然没了这200卡,你当然不习惯。靠毅力撑着也不是办法,本人是最最最反对任何限制卡路里的减肥方法的,所有不能放开了吃的饮食都是耍流氓。

所以比“不能吃什么”更关键的,是“应该多吃什么”。比如你上面200卡路里没了,必须要吃点别的什么来补充这200卡路里。吃什么呢?

一个很明显的选择,是吃肉。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人代谢肉类和代谢淀粉是不一样的。人消化利用肉类里面的蛋白质,本身就需要能量。单纯地把淀粉换成肉,很多人都有消化不良,无力,无法集中等等现象。

所以真正的答案,是多吃油。可以参照第7条。如果没找到正确的吃油方法,那么第7条里面的种种阶段,都是纸上谈兵。

10. 吃油吃多了,不会发胖吗?

不会的。淀粉在身体里代谢也变成了油(请参照生物课本),高碳水饮食,本身就是高油饮食。但是直接吃油有个显著优越的地方,就是它不怎么触发胰岛素,不会让身体储存油脂,也就是说你的身体会选择把吃进来的油脂直接代谢掉,而不是把它储存起来。

关于多少才是“多”,很值得探讨一番。大多数人觉得的“多”,在我看来只是杯水车薪,完全的达不到一个人正常的生理需求。在我看来,如果一天没吃到半斤油,就不要跟我来提“多”了。很多人只吃30克就嫌多,然后跑来跟我说吃油并不能减肥,其实这些人根本没有尝试过吃很多油是什么状态。

黄油咖啡的创始人Dave Asprey,有段时间尝试每天吃4000卡路里,几条黄油,结果反而长出了腹肌。。。

11. 每天到底该吃多少肉?

这个因人而异,因性别而异,也跟吃的东西有关。因为我吃生肉,所以需要的量更加小一点。作为一个30岁的女生,每天吃1斤肉,加上一些奶酪和油脂(有时候是牛骨髓油有时候是肾脏附近的牛油)差不多就够了。饿起来的时候,一天吃一斤半,两斤,甚至两斤半都有。如果是吃熟肉,因为蛋白质变性还有生理代谢的种种差别,会需要吃得多一些,差不多一斤半的样子。

如果换成同年龄的男性,我估计需要吃2斤的熟肉。如果健身,那么身上肌肉代谢多,可能需要吃到3斤以上的熟肉。

至于摄入的蛋白质和油脂比,现在还在摸索中,但至少要做到每一克的蛋白质,要和至少一克的油脂相对应。具体操作起来应该怎么算呢?差不多就是一斤纯瘦肉,对应2两纯肥肉的样子。但是肥肉真的是多多益善。

加一个刚开始raw的心路历程

\inf 事实证明父母养育我还是很需要耐心的,因为我经常还在为上一个兴趣购置行头,下一秒就找到了新的兴趣。这次是一言不合正价买了一口le creuset的铸铁锅,觉得行头总要配得上我的手艺,要好好正式自己的厨子身份, 下一秒就机缘巧合,被迫走入了raw的世界。最伤感的事,莫过于一个厨子,突然每天都不能做饭了。

30. 我原来总觉得,WG的时候有什么可怕的,为什么有的人会逼到去自杀,人家也就是给你套罪名而已,是舆论压迫,是言喻羞辱,又不会真的对你怎样,为什么要在意外界的看法。但raw了一年,就渐渐体会到深深的孤独,那种世界和我毫无关系的隔离感,那种彼此都生而为人,为什么大家看法会那么不一样的深深悲剧。youtube上的raw carnivore们都一个个看上去像疯子,于是我才知道I am conditioned to think they are crazy,这种无形的social construct,并不为讨好他人,而是为自己不被当疯子。然后看guru们twitter下面vegan troll们的毫无逻辑。

有一次一个vegan troll问,想这样的全肉饮食,有没有证据证明没有副作用。另一个人回他,很多long term carnivore都十分健康。他这里当然是说的全肉饮食的人类。结果这个vegan,可能完全不能想到人还能全肉饮食,以为他说的是肉食动物,于是反问那么人类这样的omnivore会怎么样呢。就是这种一句话可以同时犯好几个逻辑错误,你纠都纠不过来那种。

29. 感受到这个世界对raw carnivore的不友好。原来cooked zerocarb,不管怎么样还能很自然地保持,现在raw,遇到的意外种种变数太多,太容易被迫吃cooked.和朋友一起吃就不必说了,就是出门开会有室友,也得做贼似地偷偷找时间解决午饭。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健康和友情之间二选一,为什么不能social的同时又不self harm地吃一些垃圾。

今天下午突然想吃咸的,去超市买了鸡腿扇贝和虾,走回学校的时候实在太热了,于是没办法,走进平时爱去的一家餐厅,于是我明明手边有我想吃的生肉,却因为不能光天化日吃,而被迫吃餐厅给我做的熟肉。这里面还有波折:本来点过那道菜知道里面有素的配菜,跟服务员说不要,结果上来了还是有素的配菜,只是不是我特别叮嘱的那几样,应该是以为我不吃给我换了。

然后为什么我三年前说zerocarb的时候大家把我当怪人,现在大家都很接受地说你是不是在keto. I was keto before keto was a thing ok? 难道周围流行起来的东西就证明是对的吗,有些人的threshold真是可笑。

去whole foods买鱿鱼,已经太习惯直接吃,结果店员突然问我”so how are you gonna cook'em?“ 我直接反应是一愣,然后只能随便敷衍过去,甚至连说谎都不愿意,觉得assume我一定会cook them真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我觉得很有必要去那些keto con或low carb con。以我一年开会八次的频率,分一次来开一个让我有归属感有益心理健康的会,应该很有必要。

28 尝试Intermittent fasting。好多反对的人说不吃晚饭伤身体blah blah blah,然后我想了下,我两顿吃的比他们三顿都多,就不觉得有什么愧疚感了。(刚开始一天掉1磅真的有点吓人。。但仍然每天1斤半肉啊)

27 又看了很多没有吃过生肉的人谈论吃生肉,觉得大家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好像咀嚼生肉需要很大的力量。我每次看熟肉并没有食欲,就因为觉得嚼熟肉真的很累。生肉最方便了—连刀都不用,直接用牙撕咬一小块下来,直接生吞都可以,完全不需要任何的咀嚼—–我们的所有牙齿,包括molar,都属于cutting teeth,用来把食物撕碎的,而不是食草动物一样的grinding teeth,把食物研磨成糊状。

26 猎奇地看了youtube上那种美国才能见到的特级大胖子what I eat in a day video,博主总是很无辜地说我没有吃太多啊。但是一天看下来。全是碳水。全是素。没有一点点蛋白质哪怕是素的蛋白都没有。好像一拳穿过屏幕打进去告诉她eat fucking meat then you won't be fat.

25 往往自认为很能吃肉的人一天也就半斤肉(还算了鱼在里面),其他正常的,一顿120g(美国标准闹糊弄人portion size)肉竟然还觉得多,其实大部分人已经在吃heavily plant based diet了。素食者虽说是一点肉不吃,但因为最后身体破坏到无时无刻想吃淀粉和糖,所以没有精力来吃肉,就算放开了,可能连以上正常人的水平都达不到。

然后有个素食教授一脸自负地说,鸡身上根本就没有多少肉,不知道为什么人们还要养鸡。我事后想起来冷冷地想,鸡去骨以后大概2斤肉,我吃两天根本不够,一天有时候就能吃完,我都不嫌弃鸡的肉少。你一个吃素的,放开了吃肉也得花一个星期才能吃完一只鸡,凭什么嫌鸡身上的肉少。。。我觉得这件事,是素食者普遍没有做饭常识的一个例子。

24 所有声称自己体寒或怕冷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爱吃肉。然后这些人又无比自豪自己吃肉吃得少。每次身边人骄傲地宣称自己爱吃蔬菜都对他们有种关爱智障的无奈。每次告诉别人我只吃肉也会收到关爱智障的眼光。我干脆就接受糙汉子人设了,爱谁谁去,you can't cheat nature。我不能理解吃蔬菜的优越感是哪里来的,也不能理解完全没屁股的身材是怎么觉得自己不到50kg所以很自豪的。你也可以说我是嫉妒~ 37-27-40 167cm 好像没必要嫉妒。。(是的我在28的这一年长高了2厘米)

23 youtube上有个叫milkjar的人,每次怼vegan都看得我直拍大腿。有个脑残vegan说肉不好嚼,我心里冷笑的时候milkjar边反问”meat is hard to chew?“ 边转身拿来一块生猪排直接开始徒手吃肉。我今天洗刀的时候发现,我已经几个星期没有用刀了,而这个星期只在外面吃过两三餐(还都是社交场合或者出门办事。)

22 我基本只要跟不熟的美国人去吃饭就会被坑,躲都躲不过那种。出去开会中饭,必吃pizza,于是我直接躲起来一个人吃。其他就是各种想不到地渠道被坑,觉得美国人吃屎真是经年累月,积重难返。

21 以前看豆瓣美食博主,心里dis得累,两片面包摆上来也配教人做早饭。现在基本开始当猎奇向。在我自己吃屎时期都不屑吃的菜,还毕恭毕敬摆盘加滤镜~越是爱把没多大个事特定弄计划按部就班,最好还在教程里加几个突兀汉语其实有完美对应的英文,就是现在公众号的路线了。谁红无所谓,但是大家把屎当好吃,我有点不能忍。

20 以前cooked paleo, 吃的蛋白质被拿来充血糖供能,油脂只要100g就够了。因为有这个误导,刚开始raw觉得自己吃了很多脂肪了(和常人比),但其实按自己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终于开始大规模的增肌,从50KG到60KG, 腰臀比扔保持在67%,但同时也史无前例地长了肥肉。为了弥补之前的过错,现在每天油脂摄入是这个画风,250g脂肪(heavy cream其实是巴氏消毒过,所以不算raw)现在大家最爱犯的错误,不是油吃得太多,而是吃得不够,而且是遵循hofstadter law, you don't eat enough fat even if you take into the account the hofstadter law…

19 吃的习惯也会过渡到穿和用。简单地说就是all animal product living style, vegan的完完全全反面。只穿丝质,羊毛或皮质的衣服和鞋。我现在还有一小部分没做到,比如几条牛仔裤和偶尔帆布包。然后就是连烧油灯也尽量用动物油,这个就纯粹为了道德制高点猎奇了。animal products save the planet现在已经不是那么新鲜的提法了。

18 吃碳水这件事,比吃腐败的生肉(high meat)还要让人恐惧

17 可能读PhD最大的好处就是对信息从发掘到narrate到disseminate到被曲解最后最后变成大众cliche的过程了然于胸,所以除了书和paper都觉得很可爱,看见有人拿公众号做为唯一信息来源更可爱,还和我头头是道地争辩就更觉活泼了

16 以前cooked paleo还有热情给亲朋好友宣扬大法,现在看到所有健康文都一笑而过,觉得真可爱

15 对vegan们是否有性生活表示怀疑

14 看不起大冬天还在吃水果的paleo guru们。吃蜂蜜的guru让我简直没劲反驳

13 疑似有寄生虫的时候十分开心(然而就那么几天) 小时候自虐吃辣(好吧也不全然小时候)留下经年累月的肠子里的疤,就交给你们来吃掉啦

12 越来越对人类会灭亡这件事深信不疑。不确定的是地球会不会被拉来陪葬,i.e. would any species outlive the humans。于是不敢生孩子

10 非常chill 虽然前途一片渺茫,但心想我有肉吃就满心欢喜

9 原来对热衷吃屎的美国人还心怀悲悯,毕竟人家不会做饭啊。现在呵呵呵,吃屎不值得同情

8 出去和朋友聚餐总会变成吐槽焦点,尽管他们只是以为我cooked zero carb. 要知道我吃生鸡肝猪脑估计得跪

7 去超市经常只有一件东西要买。一次经常买10斤上下,导致大大小小超市肉店的很多店员认得我

6 忍受不了看见别人生病,因为对方明明只要吃一点raw fat就能好。我有次作死吃了一周火锅,果然生病,重感冒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买了生的培根,然后一天就好了。德国的培根质量就是赞!能救命。美国的无法下咽,就一个牌子稍稍能行

5 原来只能一天一斤肉。现在至少两斤,正常情况两斤半,3000卡路里哈哈哈

4 看到吃播里有人吃青菜,会觉得对方在经历饥荒。如果对方还做出享受的表情,会觉得难以置信

3 对嗅觉有新的体会。有的人身上能感觉到污浊之气,但并没有臭味。喜欢的人简直随时想凑上去闻

2 看到北极人类学家steffanson对盐的描述,直拍大腿。爱斯基摩人只要在谁家吃到一点盐,马上绝不去这家蹭饭。我有次开会不小心买到参了盐的sausage,尝了一口后一包全扔了。

1 原来是尿频选手,再短的飞机也要中途上次厕所。现在经常憋着憋着就忘了

0 虽然原来cooked zero carb一点压力都没有,但raw zero carb, 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传说中的不吃碳水的难度。这个来源估计有三:1)我的咬合经历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所以我对能量的利用估计也有调整,细节不清。 2)raw fat的来源,我经历了几重过渡,从suet(实在难吃)到marrow(好吃但贵也难买,而且一次吃不了太多),到raw黄油(难买也不好吃),最后到back fat,无论哪个阶段,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太难买了,哪像原来,超市一桶桶organic lard,一块块grass fed黄油随便买。加上不能炒青菜,只能空口吃,所以根本不像原来,吃100g油轻轻松松,有时还能上200g. 第三个原因,值得细说,也待深究。我的一个conjecture,就是cooked zero carb里的肉,因为熟了之后蛋白质变性,身体无法用于细胞的重建(比如修复肌肉组织,)只能把它转化成葡萄糖用于身体供能。所以虽说是zero carb,吃到身体里并不是zero carb。到了raw,所有蛋白质都能来做修复,完完全全要考脂肪供能,对身体机能是一个挑战,对脂肪摄入量也有了新的要求(参照原因2.) 剩下就是对各种食材的测评了。结论就是,所有我试过生熟食皆可的食材,生的永远比熟的好吃。而且是,生的不加任何调料,比熟的精心烹调出来的菜,都要好吃,无一例外。(硬要说的话,就是我实在不爱瘦的生鱼片,但大爱鱼的各种烧法,清蒸红烧水煮,连素油炸出来的都能忍。被武汉惯出来的口味,只能说我是长江的女儿~)唯一没试过的是以下需要大量咀嚼的部位: 脚(猪蹄鸡爪,)牛舌(这个按理说是可以生吃的,连欧美的rawer都毫无压力,但我就是有心理障碍,不能接受和牛舌吻,真是每个人都有跨不过去的坎,)牛肚牛百叶肥肠这些消化器官,牛筋,牛尾(肉实在太难剐了,)鱼头(这个虽然不用咀嚼但骨头太大太硬,肉基本剃不下来。) 其实这些个部位,有的尽管其他rawer能吃,也无一例外用了blender或刀具,而其他部位完全可以徒手吃。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已注销]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用 3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转发

 

由谷歌提供的广告

lowai

lowai2019-03-24 22:21:33

1. 确实有人认为人类就是靠吃骨髓什么的发家的 因为以前只能吃动物吃剩的 2. 确实有人认为hunter-gatherer过渡到农业是退步(比如james scott), 早期农业人类都营养不良, 苟且活着; 农业确实是为了养活和管理更多的人, 其目的还是要支持一个官僚系统来保护安全 3. 我就喝没有加糖的绿豆汤… 4. butter确实好吃…直接挖着吃…

{{已注销}}(https://img1.doubanio.com/icon/user_normal.jpg)

[已注销]2019-03-24 22:26:38

你说的这四点我都同意….. 不过靠吃骨髓发家的那个我觉得有点过渡YY历史/低估人类的战斗力了 骨髓虽然营养价值秒杀其他部位 但量不多 比起动物内脏周围的脂肪 很难说能单独养活人类 但我完全相信人会去偷吃狮子吃剩的骨髓的。。。

lowai

lowai2019-03-24 22:30:32

oh 发家的意思是, 有一个理论认为, 人的祖先经历过在树上活动不灵在地上活动也不灵的时期, 这个时期人的饮食中有一块是吃食肉动物吃剩的东西. 骨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而且为了吃骨髓还对人提出了制造工具敲开骨髓的要求, 二者共同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和演变…

{{已注销}}(https://img1.doubanio.com/icon/user_normal.jpg)

[已注销]2019-03-24 22:48:38

我懂的。。。。但是我始终觉得这种想法太浪漫主义了 time scope perspective有点不对劲 故事感又太强 好像今天树上有只猴 看到地上有骨骼残骸 明天下数吃 后天就进化成人类一样 但其实进化的历史很漫长 完全足够让人类学会打猎 而且打猎比人们想象的简单 连刀具都不需要 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lowai

lowai2019-03-25 15:43:41

@[已注销]所以那个说的是早期啊 人类在地面上行动还不是很灵活的时候的事情吧 人类在地面上行动灵活了以后就学会打猎了吧…

lowai

lowai2019-03-24 22:41:41

不过不吃水果和蔬菜的话怎么获得足够的vitamin c? 大多数哺乳类都可以自己产生vitamin C, 类人猿的灵长目丧失了这个功能, 但是因为其diet以前有很多水果所以没有出问题… zero carb的话大概只能靠吃raw liver?

Jialin

Jialin2019-05-29 15:13:31

生肉里有VC,另外就是人在没有那么多carb的情况下不需要那么多VC,自然界糖和Vc都是共存的,比如柑橘

讨论列表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