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P健食天

乏食 丁科夫 保罗

乏食被认为可以带来一些健康益处,其中最主要的是减少内毒素的水平。内毒素是肠道中未消化的食物产生的脂多糖(LPS),会引发炎症反应。乏食通过减少肠道中的食物残留,可以降低内毒素水平,从而减轻炎症。这对一些年轻、健康、体内内毒素反应较高的人群尤其有益。此外,适度的乏食,比如每天夜间10到12小时的乏食或偶尔跳过一餐,可以在不给身体带来过多压力的情况下,产生轻微的热量赤字,促进代谢健康。然而,乏食的适用性因人而异,并非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

乏食的潜在风险主要与皮质醇水平的升高有关。乏食会刺激皮质醇分泌,这是一种应激激素,可能破坏皮质醇与脱氢表雄酮(DHEA)的平衡。皮质醇与DHEA的比率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通过血液检测可以测量,理想情况下应在下午非乏食状态下进行,因为此时皮质醇水平最低,DHEA水平最高。如果这个比率超过0.5,说明身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这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甚至癌症。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皮质醇与DHEA比率通常远高于正常水平,例如在1.5以上,这表明高皮质醇可能促进某些癌症的生长,比如三阴性乳腺癌和胰腺癌。

对于某些人群,乏食可能弊大于利。特别是老年人或身体脆弱的人,乏食可能加剧脆弱性。例如,老年人即使只是跳过一餐,也可能迅速出现健康衰退。一个悲惨的例子是一位处于植物人状态的女性,因头部受伤昏迷多年,最终法院决定停止她的营养供给,仅两天后她就去世了。这表明,对于身体虚弱的人,乏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此外,长期乏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研究显示,长期乏食后,皮质醇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使人更容易患上致命感染。这与“肥胖悖论”有关,即某些情况下,保持一定体重可能比通过乏食减重更有利于免疫系统。

乏食对癌症患者尤其危险。尽管短期乏食可能使肿瘤对化疗更敏感,但持续乏食可能导致肿瘤变得更具侵袭性,停止对化疗的反应,甚至加速转移,最终危及生命。一个著名的案例是史蒂夫·乔布斯,他长期进行极端的乏食和果食,可能加剧了他的胰腺癌。乔布斯的医生曾恳求他摄入蛋白质,因为癌细胞正在消耗他的身体,但乔布斯坚持只吃水果,最终加速了病情恶化。类似地,演员阿什顿·库彻在拍摄乔布斯传记片时模仿其饮食,导致两次因急性胰腺炎住院,这是一种可能发展为胰腺癌的疾病。他的医生警告他停止这种饮食,以免重蹈乔布斯的覆辙。

鉴于乏食的这些风险,讨论中提出了一些替代方法,可以在不引发皮质醇升高的前提下,达到类似的好处。例如,通过摄入活性炭或不可溶性纤维,可以减少肠道内毒素水平,模拟乏食的抗炎效果。此外,减少抗性淀粉和可溶性纤维的摄入,增加简单碳水化合物(如蜂蜜、果汁、水果)的摄入,也能有效降低内毒素。这些方法适合大多数人群,尤其是那些不适合乏食的人,比如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

关于自噬,远比公众理解的“细胞清扫”要复杂。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清理机制,通过分解受损或不需要的细胞成分来维持健康。许多人认为只有通过长时间乏食(比如每天16小时或24小时)才能激活自噬,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某些营养物质,如蔗糖、果糖、麦芽糖和甘氨酸,也能触发自噬。此外,夜间8到10小时的自然乏食,或餐间3到4小时的间隔,已经足以激活基础水平的自噬。因此,普通饮食模式下,自噬可能已经足够,无需通过极端乏食来额外刺激。

然而,过度激活自噬可能带来风险。自噬在癌症中的作用尤其复杂。尽管适度的自噬可以清除异常细胞,但癌细胞本身也擅长利用自噬机制,通过吞噬周围健康细胞的线粒体获取能量。这意味着过度的自噬可能为肿瘤提供燃料,促进其生长。此外,研究表明,胃肠道中过多的自噬可能导致癌前病变,一些临床试验正在测试抑制自噬的药物,以阻止某些癌症的发展,比如胃肠道肿瘤。还有证据表明,长期过度自噬可能导致心脏组织的负面重塑,甚至诱发癌前状态。由于目前对自噬的长期效应了解有限,盲目通过长时间乏食来增强自噬可能得不偿失。

关于如何监测乏食对身体的影响,皮质醇与DHEA比率是一个关键指标。建议通过血液检测测量,单位通常是纳克每分升。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可以每两周检测一次,持续一个月,然后取平均值。DHEA硫酸酯是一个更长期的指标,可能比单独的DHEA更适合评估。对于男性,皮质醇与睾酮的比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理想值应低于10。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皮质醇与睾酮比率往往高达30或以上,而通过睾酮治疗或DHEA补剂,可以改善这些患者的症状。然而,DHEA补剂在男性中可能转化为雌激素,需谨慎使用。

乏食的适用性需要个性化。例如,宗教乏食(如斋月)通常持续一个月,但明确规定孕妇、儿童、老人和病人可以豁免,因为乏食可能对他们有害。这反映了乏食并非通用的健康策略。年轻人或健康人群可能从短时间乏食中获益,但老年人、肥胖者或慢性病患者可能因乏食而加重健康问题。对于这些人,保持规律的饮食、摄入适量蛋白质和简单碳水化合物,可能比乏食更有利于健康。

最后,讨论强调了适度的重要性。夜间10到12小时的乏食,或偶尔跳过一餐,可能已经足够提供乏食的好处,比如降低内毒素和触发自噬,而不会引发皮质醇过高或过度自噬的风险。极端乏食(如每天16小时或仅一日一餐)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且可能对健康有害。普通人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比如避免过量抗性淀粉、保持规律的进餐间隔,已经能够满足身体的自噬需求。总之,乏食和自噬的复杂性表明,需要更谨慎地对待这些干预措施,通过激素监测来评估其对个体的具体影响。

Edit:2025.04.18

  1. 自噬作用的误解: 自噬作用常常被简化为“清扫”过程。很多人认为这就像打扫房间一样,乏食时身体通过自噬作用来清理坏细胞。然而,视频中的专家强调,自噬作用并不像简单清扫那样,而是一个更复杂的生理过程,且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特别是在癌症研究中,自噬作用甚至可能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因为一些癌细胞也会通过类似清扫的机制“消化”周围的健康细胞。
  2. 乏食的潜在好处与风险: 乏食对某些人的好处已经在一些研究中被证明,尤其是对那些体内内毒素反应较高的人。乏食可以帮助降低这些内毒素水平,从而带来益处。然而,乏食并不适合每个人。对于体质较弱的人,乏食可能会加剧身体负担,导致比好处更多的伤害。特别是那些皮质醇(压力激素)与DHEA(抗压力激素)比例失衡的人,乏食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皮质醇水平,进而抑制DHEA的合成,增加身体的压力和疾病风险。
  3. 皮质醇与DHEA比例的重要性: 皮质醇与DHEA的比例被认为是衡量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当皮质醇与DHEA的比例过高时,通常意味着身体面临较大的压力,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问题。 提到的研究表明,皮质醇水平过高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肿瘤细胞对皮质醇的反应与癌症细胞的生长有关。一项研究还指出,癌症患者的皮质醇与DHEA的比例通常非常不平衡,且偏向皮质醇,这与癌症的恶化过程相关。
  4. 乏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乏食通过增加皮质醇水平,会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老年人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为明显。视频中提到,老年人群体特别容易在乏食后变得更加脆弱,甚至在错过一餐后健康状况迅速恶化。视频还提到了Steve Jobs的故事,他因为长期乏食和特殊的饮食习惯(只吃水果)导致健康状况恶化,且最终未能充分摄取蛋白质来支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5. 乏食的负面效应: 另外,乏食对一些有肿瘤的人来说,初期可能增加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但乏食如果持续过长,可能会使肿瘤变得非常侵略性,化疗效果减弱,甚至导致癌症转移并最终加速病人的死亡。因此,许多肿瘤学家建议在接受化疗或放疗时避免乏食,保持营养摄入,以免损害身体的免疫系统。
  6. 自噬的复杂性: 专家提到,自噬作用并不一定需要乏食才能实现。某些食物和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也能够促进自噬作用。在乏食的初期,体内的自噬作用会增加,因为身体开始消耗衰弱或可能转化为癌症的细胞,但这一过程如果持续过长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视频中强调,虽然乏食会触发自噬,但并没有充分的研究证明过度乏食对身体有长远的益处。
  7. 乏食与健康的长期影响: 健康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减少抗性淀粉的摄入和增加简单碳水化合物(如蜂蜜和果汁)的摄入来模拟乏食带来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避免乏食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获得类似的健康好处。
  8. 关于乏食的普遍误解: 很多人误以为乏食时身体会长时间处于自噬的高效阶段,实际上,自噬并不需要长时间乏食才能实现。晚上8小时或10小时的睡眠时间本身就已经足够让身体完成一定程度的自噬,而无需进行长时间的乏食。
  9. 自噬对心脏和癌症的潜在影响: 过度的自噬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促进癌症的发展。一些研究表明,过度的自噬可能会导致癌细胞利用正常细胞的线粒体作为能量来源,这种过程虽然类似自噬,但却会加剧肿瘤的生长。因此,在了解更多之前,不要过度激活自噬,特别是通过长期乏食。

总结来说,这段视频强调了乏食和自噬的复杂性,警告乏食可能对某些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产生不利影响。自噬本身是身体的一种自然清理机制,但过度激活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尤其是与癌症相关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比极端乏食更为重要。

Edit:2025.04.18

  • 对话首先说明,虽然乏食(Fasting)对许多人来说涉及宗教层面,但本次讨论的目的并非不尊重任何人的宗教信仰,而是希望从科学角度探讨,鼓励大家对此保持好奇和思考。
  • 讨论将聚焦于 丁科夫 对乏食的看法、潜在的弊端,并延伸到自噬(Autophagy)的话题。
  • 指出大众对自噬的普遍理解——“细胞大扫除”,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清洁过程——过于简单化。实际上,自噬远比这复杂,甚至癌细胞也会利用自噬。

关于乏食(Fasting)

  1. 主要益处:减少内毒素(Endotoxin)
    • 观察到的乏食主要好处似乎来自于减少肠道内未消化食物产生的内毒素,从而降低身体的炎症反应。
    • 这对本身内毒素反应就比较高的人群效果可能更明显。
  2. 显著弊端:升高皮质醇(Cortisol)
    • 乏食会显著提高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水平。
    • 这对身体“脆弱”的人尤其不利。“脆弱”可以通过血液检查中的皮质醇/DHEA(脱氢表雄酮)比率来判断。
    • 皮质醇/DHEA比率:这个比率被认为是预测寿命(Longevity)和发病率(Morbidity)的最佳指标之一。理想情况下,该比率应低于0.5。如果比率偏向皮质醇(大于0.5),则与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如果比率更高(如癌症患者常高于1.5),则与癌症等严重疾病相关。
    • 乏食会进一步升高皮质醇,并抑制DHEA的合成,使该比率恶化,可能弊大于利。
    • 提到皮质醇虽然常被认为是抗炎激素(医院有时给癌症患者使用),但高水平皮质醇实际上可能促进某些类型癌症(如三阴性乳腺癌、胰腺癌)的生长。
  3. 适用人群和风险
    • 年轻、精干、健康的人可能更能耐受乏食带来的压力,并从内毒素减少中获益。
    • 年长者(如超过50岁)、超重者、或有肌肉减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的人,乏食通常效果不佳。他们可能会因为皮质醇升高而加速肌肉流失、变得更虚弱。研究显示,50岁以上人群长期乏食后,感染致命性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因皮质醇的免疫抑制作用)。
    • 举例:老年人即使少吃一餐也可能迅速衰弱。引用了一个案例,一位处于植物人状态的女性在停止喂食后仅两天就去世了,说明脆弱个体对营养中断的敏感性。
    • 乔布斯(Steve Jobs)的例子:他以长期、频繁的乏食和果食主义(Fruitarian)闻名,最终死于胰腺癌。演员阿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为扮演乔布斯模仿其饮食后,两次因急性胰腺炎入院,这被认为是胰腺癌的前兆。这暗示长期乏食和极端饮食可能增加相关风险。
  4. 替代方案
    • 如果乏食的主要好处是减少内毒素,那么可以通过其他压力更小的方式实现,例如:
      • 服用活性炭(Charcoal)吸附毒素。
      • 摄入不溶性纤维(Insoluble Fiber)。
      • 减少摄入难消化的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es)和某些可溶性纤维(Soluble Fiber)。
      • 选择更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蜂蜜、果汁、水果(这些常被大众所惧怕)。

关于皮质醇/DHEA比率的测量

  • 通常使用血液检测,单位在美国通常是纳克/分升(ng/dL)或类似单位,两者单位一致可以直接计算比率。
  • DHEA-S(硫酸脱氢表雄酮)可能是比DHEA更好的长期指标。
  • 由于单次测量受短期因素(如是否刚乏食过)影响大,建议:
    • 可能考虑非空腹测量(尤其想看日常状态而非乏食压力下的状态)。
    • 下午测量可能更好,因为此时健康人的皮质醇应较低,DHEA较高。
    • 多次测量(如每两周测一次,持续一两个月)取平均值,比单次测量更可靠。
  • 对男性而言,皮质醇/睾酮(Testosterone)比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理想应低于10。高比率(如PTSD患者可能高达30以上)与压力状态相关。

关于自噬(Autophagy)

  1. 挑战“乏食才能自噬”的观念
    • 乏食并非启动自噬的唯一方式。研究表明,糖类(如蔗糖、海藻糖、果糖、麦芽糖)以及氨基酸(如甘氨酸Glycine)也能诱导自噬。
    • 这意味着摄入某些营养素也能促进“细胞清理”。
  2. 基线自噬水平
    • 人在夜间睡眠期间(通常有8-10小时不进食)就已经在进行自噬。
    • 即使在两餐之间(如果间隔3-4小时或更长),也会触发自噬。
    • 因此,质疑是否真的需要通过长时间(如16小时、24小时甚至更长)的刻意乏食来获得“足够”的自噬。可能日常的睡眠和合理的进餐间隔已经提供了必要的自噬水平。
  3. 过度自噬的潜在风险
    • 目前对自噬的了解尚不完全,过度刺激自噬可能存在风险。
    • 有信号表明,过多的自噬可能与负面的心脏重塑有关。
    • 自噬在癌症中扮演复杂角色。癌细胞(尤其是实体瘤)常常高度表达自噬,利用它来获取能量、抵抗治疗、甚至吞噬周围健康细胞的线粒体。
    • 目前有一些癌症临床试验正在使用抑制自噬的药物来治疗癌症,特别是在胃肠道癌症中。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过多的自噬是不利的。
  4. 乏食与癌症治疗
    • 虽然短期乏食可能在初始阶段让某些肿瘤对化疗更敏感,但长期或持续乏食可能使肿瘤变得更具侵袭性、对治疗产生抵抗并加速转移。
    • 主流肿瘤学家通常建议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要乏食,要保证营养摄入。
    • 再次引用乔布斯的例子,他不顾医生劝告,在患癌期间坚持只吃水果、拒绝蛋白质,医生认为这会加速癌症消耗身体的过程。

结论

  • 乏食并非普遍适用的“灵丹妙药”,其主要益处(减少内毒素)可能有更安全的替代方法。
  • 乏食带来的皮质醇升高是一个需要严肃考虑的风险,尤其对非年轻健康人群。
  • 自噬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并非简单的“越多越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摄入特定营养素)被调节。
  • 正常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间隔可能已提供足够的基线自噬。过度追求通过长期乏食来最大化自噬,其长期安全性和必要性存疑,甚至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尤其是在心脏健康和癌症方面。
  • 在考虑乏食或追求自噬益处时,应更全面、谨慎地评估个体情况和潜在风险。

Edit:2025.04.18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