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P健食天

生奶

**生奶安全吗?了解生奶与巴氏奶的真相**

2025 年 3 月 23 日

生牛奶是安全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奶制品的看法似乎截然相反。一方面,有人声称生奶是健康的救星;另一方面,生奶被贴上极其危险的标签,危险到喝一口就可能要了命!

 

老实说,喝不喝生奶制品并不介意,这不是重点。我想做的是澄清事实,消除困惑。因为这些“生奶制品很危险”的信息让人们越来越远离真正的天然食品生产。鼓励人们接受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实验室制造的食品——最终将人们带入一个不优先考虑人类或地球健康的集中式食品体系。

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这很重要,以及如何才能重新采取更加均衡的饮食方式。

f4fbcf0-ab6-b0e0-f2f5-3e2da125c52_raw_milk.jpg

与巴氏奶相比,生奶是一种更优质的产品。含有更高水平的微量营养素、天然酶、有益细菌和其他支持整体健康的生物活性化合物。  

不管主流信息怎么说,必须明白,生奶本身并不危险。这种说法是由各种来源传播的,包括政府法规和乳制品行业,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并不是生奶本身的反映,而是对污染如何发生的误解。 

以下是在谷歌搜索中占主导地位的政府机构常见的复制、粘贴、重复的警告标签,这个来自克利夫兰健康诊所: 

人类因饮用生奶而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为零。 

只有在挤奶或装瓶过程中,生奶离开奶牛后受到污染,才会变得不安全。这意味着实际的风险不是来自生奶本身,而是来自挤奶和挤奶后过程中的不当处理方式。如果生奶处理不当,例如在不干净的环境中接触细菌或冷藏速度不够快,就会受到污染。这凸显了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卫生的挤奶条件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了解生奶安全性的关键在于其生产和处理方式。如果生产和处理方式正确,在小型、干净的农场中,动物健康且得到良好对待,生活在自然条件下,得到精心处理,生奶可以与巴氏奶一样安全,甚至更安全。 

这不仅仅是猜测,而是科学。生奶可以安全地生产并提供给消费者。事实上,2020 年的一篇分析安全生奶生产农业实践的研究论文指出,“总体结果表明,可以在各种系统中以高水平的卫生和安全生产生奶。”(r) 

但为什么人们对生奶有如此大的恐惧?不幸的是,这是更大叙事的一部分,鼓励我们恐惧自然、自然生物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食物。这种恐惧有利于工业化、集中化的食品体系。人们齐心协力地推动我们远离传统的、久经考验的食品生产方法,转而依赖工业化、技术性的解决方案,如巴氏杀菌牛奶、实验室制造的食品和合成补充剂。

这种恐惧心态使我们远离自然世界,使我们依赖那些优先考虑大规模生产、效率和利润而不是质量、可持续性和健康的技术和系统。事实上,如果管理得当并尊重自然过程,生奶是一种比加工食品营养更丰富、更有益健康的食品。因此,对生奶的恐惧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固有风险,而是因为让人们依赖工业食品体系。

通过强调正确的处理方法并教人们了解生奶的真正本质,可以改变这种说法并重新建立我们与真正的全食物的关系。现在是时候开始挑战“自然是危险的”这一观念,开始看到回归食物生产根源的好处了,即直接从土地、农场而不是实验室生产。

 

巴氏灭菌的历史和目的

巴氏灭菌法大约在 100 年前引入,但人类食用生乳制品已有 7000 多年历史。那么,在巴氏灭菌法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生存的?引入巴氏灭菌法有什么变化或原因吗?

传统奶牛场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奶牛、山羊和绵羊生活在户外牧场上,以天然的牧草为食。随着城市的发展,对鲜奶的需求超过了当地农场的产量,导致了“泔水牛奶”奶牛场的出现和城市化。

奶牛被从牧场转移到城市。

这些奶牛场通常位于威士忌酒厂旁边,奶牛吃的不是合适的饲料或草,而是酒厂的废料(酒糟,也称为“泔水”)。不良的饮食导致奶牛生病,牛奶质量低下,牛奶被冲淡,用白垩或石膏等添加剂漂白。这些城市奶牛场的卫生条件不堪,导致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和伤寒等疾病爆发,这引发了监管的呼声。这种不卫生的牛奶不适合饮用,这是理所当然的。

当奶牛从牧场被带到拥挤、不卫生的城市环境时,其结果可想而知,而且并不好。大规模巴氏灭菌法不是解决根本原因(管理不善和不自然的饮食),而是成为让这些来源的牛奶“安全”的权宜之计。

这些城市奶牛场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集中式动物饲养场 (CAFO) 的早期版本,只是规模较小。这些奶牛场的奶牛被塞进肮脏、通风不良的牛棚里,被喂养非天然饮食。因此,牛奶质量低劣,对健康构成严重风险。

当将动物从牧场移走并关进圈舍时,当然会产生后果。

生活在牧场上的牲畜,在健康的生活条件和卫生的挤奶条件下,产出的生奶是安全的。相比之下,生活在圈养环境中的牲畜,在不卫生的环境中,没有阳光或空间来表达自然本能,不断暴露在粪便中,产出的生奶是不安全的。但这种圈养设置并不自然。

2fe62-d3ff-28fc-6831-6837f6df6f27_nourish_website_photos.jpg

不幸的是,如今大多数乳制品都是在这些工业化的限制系统中生产的,这就是为什么用这种装置生产的生奶并不安全。

但这种养殖模式不应与经营方式不同的小型农场相提并论。小型再生农场的动物生活在牧场上,在清洁的条件下挤奶,生产的生奶不仅安全,而且是真正的超级食品。

乳制品工业化及其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乳业系统从传统的牧场式方法转变为大规模的圈养式乳业。到 20 世纪中叶,有几个因素加速了这一转变:

  • 城市化和人口增长——随着城市扩张和人们搬离乡村,土地对当地奶牛场来说变得过于珍贵,农场也离消费者越来越远。人们离食物越来越远。
  • 政府政策和补贴——政府补贴鼓励大规模生产,更青睐谷物饲养和圈养系统,而不是牧场式奶牛场。“要么做大,要么回家”的心态被鼓励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粮食产量。这种心态不仅牺牲了乳制品的质量,而且还减少了农民总数。1970 年,奶牛场有 648,000 个。1993 年,奶牛场有 131,509 个。而今天,奶牛场有 26,290 个。奶牛场数量减少,每个农场的奶牛数量增加(更多 CAFO)。1970 年奶牛场数量从 648,000 个下降反映了该行业正在转向更少、更大规模的运营,专注于大规模生产和效率。
  • 技术进步——机械化挤奶、人工授精、抗生素、疫苗和合成肥料的引入(导致玉米和大豆作物产量大幅增加)使得奶牛更容易全年呆在室内,将牛奶产量提高到超过自然水平。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由于小型牧场农场难以竞争,廉价、大规模生产食品的推动导致奶牛场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大型农业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接管了奶牛供应链,巩固了权力和控制权。这种转变也为奶牛养殖带来了饲养场思维,奶牛以谷物为基础的饮食喂养,类似于牛肉饲养场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牧场系统。事实证明,这种集中化、工业化的食品系统对大型食品公司和大型农业企业来说利润更高。

这一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政府对大规模生产的玉米和大豆的补贴,这刺激了对廉价粮食的需求。由于粮食过剩,动物被限制在饲养场,被迫更多地依赖粮食而不是草。这种制度允许更快、更高效的生产,使其更具成本效益。然而,对谷物喂养的关注导致了不健康、营养不足的食物,将利润置于动物福利和环境健康之上。

尽管传统牧场饲养的奶制品具有众所周知的优势,但由于规模经济,工业模式变得根深蒂固。大型集约化动物养殖场生产的牛奶价格低廉,产量大,小农场难以与之竞争。政府政策继续支持大规模经营,而巴氏灭菌法将重点转移到对劣质牛奶进行灭菌,而不是确保牛奶本身从一开始就是干净的。除此之外,数十年的营销将工业乳制品视为“常态”,而生鲜牧场饲养的乳制品则被视为危险。

这种集中化的、工业化的食品系统能为大型食品公司和农业巨头带来更多利润。

这不起作用

虽然这种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廉价乳制品,但并没有发挥作用,也不利于我们的健康。这种生产模式的偷工减料是以牺牲人们的健康为代价的。

这种工业化模式成功地大规模生产了廉价的乳制品,但却未能服务于健康。生产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福祉。

虽然乳制品曾经是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圈养场生产的巴氏奶却越来越让人无法忍受。近几十年来,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疾病、食物过敏和乳糖不耐症都急剧增加——曾经罕见的疾病现在却很常见。

显然,当前的食品体系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人的健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现实。解决方案在于回归传统的农业实践,分散食品体系,支持小型可持续农场,而不是依赖圈养的大型工业化经营。

现在是时候挑战 集中式饲养CAFO、工业化食品系统模式并恢复再生性、基于牧场的传统奶牛养殖了。

总结

虽然人们通常认为巴氏灭菌法可以减少牛奶传播疾病,但历史作用主要是解决 20 世纪早期城市奶牛场的不卫生条件。这种说法在应用于传统奶牛场时具有误导性,因为传统奶牛场采用清洁的挤奶方法,饲养健康的牧场动物,因此生奶是安全的。

真正的问题不是生奶本身,而是工业化奶牛场卫生条件差、牲畜健康状况不佳。数百年来,管理良好的小型奶牛场一直通过关注健康的奶牛、适当的卫生条件和清洁的挤奶方式来提供安全的生奶。

如今,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牛奶与传统小型牧场生产的牛奶大不相同。虽然我不建议饮用 CAFO 奶牛场生产的生奶,但必须认识到,巴氏灭菌法是为了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而不是为了保证质量。 巴氏灭菌法旨在应对工业化奶牛场的挑战,但对于管理良好、注重质量和可持续性的传统农业系统来说,巴氏灭菌法是不必要的。

在为自己寻找原料奶源时,当然必须评估牲畜的生活条件以及挤奶设备和挤奶厅的消毒和清洁时间表。 但以传统方式经营的小型牧场奶牛场不应该依赖巴氏灭菌法,因为优先考虑健康的动物和清洁的环境,从而大大降低了有害细菌的风险。在这些系统中,奶的天然、营养丰富的特性可以得到保留。

是时候停止对大自然和自然系统的恐惧了。相反,应该采用在工业化实践接管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传统耕作方法,以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食品体系。

https://www.armstrongsisters.com/blog/rawmilkissafe

Edit:2025.03.27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