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P健食天

决策 迈克尔·普拉特 Michael Platt

决策、价值判断与神经科学

迈克尔·普拉特: 我的实验室主要研究决策过程,以及权力动态和激素对决策的影响。

我们对事物和人的价值判断受到许多我们意识不到的因素的影响。

通过神经科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会发现连续性比不连续性更多。

注意力是对我们关注的事物的优先排序或放大。我们关注什么,取决于我们寻找什么和世界的样子。

对于我们灵长类动物来说,最重要的是其他人。

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我们的注意力,这对于克服许多挑战非常重要。

注意力运作的规则和原则与我们在环境中寻找资源的身体运作方式相同。

所有移动的动物都在寻找食物、水和生存繁殖所需的资源。

当我们从某事物中获得的收益低于环境的平均水平时,我们就应该放弃它。

情绪高涨的人可能会攻击你或从你那里拿走东西。

改变环境或状态可以有效地产生类似的影响。

我们的大脑根据环境的丰富程度来分配注意力、行为和焦点。

改变环境是提高注意力的最好方法。

神经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来解决许多商业问题。

神经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直接测量创造力的方法,而不是要求人们自我评估。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评估大脑的特定回路。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确定人们在注意力连续统中的位置。

游戏可以预测人们在高性能工作中的表现。

人类能够用眼睛关注一个位置,但同时关注外围的其他事物。

理论认为,心智理论是通过婴儿和幼儿时期注视照顾者、保持注意力以及学习跟随他们的目光来发展的。

注意力可以放大进入大脑的视觉信号或其他信号。

从进化角度来看,一切都是交易性的。

那些能够正确计算以获得资源和交配机会的生物,其生物学基础会得到发展和专门化。

神经伦理学认为,我们的心理过程和潜在机制是为了服务于非常具体的功能而设计的。

激素、权力与决策

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迈克尔·普拉特 Michael Platt博士 对话。Platt博士的实验室主要研究决策过程,以及权力动态(例如组织或群体中的等级制度)和激素对决策的影响。 对话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如何评估事物和人的价值,到如何做出决策,甚至是如何感知周围的世界,包括对谁和什么感到有吸引力,以及政治倾向。

人并非仅仅是“猴子”:进化视角下的连续性

Platt博士指出,人类是旧世界灵长类动物,在神经回路方面与其他旧世界灵长类动物(如猕猴)有很多相似之处。他认为,在决策、社会互动、价值评估等方面,人类与猕猴的行为模式惊人地相似。“我总是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小猴子。” 他强调,虽然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但许多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认知和情感现象,在猴子身上也能观察到。他更倾向于将大脑比作一个拥有数千万年历史的“瑞士军刀”,拥有特定的工具,而这些工具在人类和猴子身上都存在,只是人类的工具可能更大、更锋利。

注意力:资源觅食的策略

注意力实质上是对关注的事物的优先排序或放大,受我们寻找什么以及世界的样子共同影响。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其他人的存在会自然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Platt博士解释说,注意力遵循与我们在环境中寻找资源(觅食)相同的规则和原则。

我们根据“边际价值定理”来分配注意力,即当从某事物中获得的收益低于环境的平均水平时,我们就应该放弃。这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例如社交媒体的使用、阅读网页以及工作中的专注力。

手机的存在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即使手机静音或放在一边,大脑也会在后台进行计算,影响我们的工作记忆和专注力。因此,将手机完全移出房间是提高专注力的有效方法。

提升专注力的工具:从环境到内在

Platt博士认为,改变环境是提高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例如将分散注意力的电子设备收起来。

他还提到了通过减少视觉输入来训练注意力,例如闭上眼睛进行专注的思维练习,这类似于某些类型的冥想。

他还谈到了“热身”的重要性,就像运动前的热身一样,大脑也需要时间来“热身”,才能进入专注的工作状态。

他指出,视觉注意力的范围(视觉光圈)会影响我们后续的注意力分配。 通过专注于一个固定的点,可以提高后续认知工作的注意力和表现。

神经科学与商业:测量创造力和社会能力

Platt博士分享了神经科学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他认为,神经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来解决许多商业问题,例如测量创造力和社会能力。 传统的评估方法,如自我评估和人格测试,可能不够准确。

而神经科学则提供了更直接的测量方法,例如通过游戏来评估大脑的特定回路,从而更客观地评估个体的创造力、战略规划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这些游戏可以预测人们在高性能工作中的表现。

权力动态与社会关系:大脑中的“记账本”

Platt博士的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会追踪社会关系中的权力动态和资源交换。 猕猴通过互相梳理毛发来建立和维持关系,它们会保持这种行为的平衡,这就像人类在社交中保持互惠一样。

大脑中存在一个“记账本”,精确地追踪谁欠谁什么。 这种“记账本”机制也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关系中,例如我们对社交媒体互动中的互惠的感知。

激素、等级制度和价值判断

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会通过各种信号(例如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来传递其荷尔蒙状态和社会地位信息。 普拉特博士的研究表明,这些信号会强烈影响我们的神经回路,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甚至包括择偶。

对地位和配偶质量线索的优先关注

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和猕猴,都优先关注环境中某些特定的线索。这些线索通常与个体的生存和繁殖密切相关,例如地位和配偶质量。猕猴的雌性个体通过臀部肿胀和着色来显著地显示其激素状态和排卵期,这为雄性个体提供了重要的交配信息。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人类不像其他灵长类动物那样明显地显示其激素状态。这种观点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一夫一妻制的兴起导致了这些信号的隐藏,以促进伴侣关系的稳定性。然而,普拉特博士的研究表明,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似乎并非人类的主要策略。那些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的灵长类动物,雄性和雌性之间在体型、颜色等方面差异较小,其社会行为也相对简单。而人类社会中复杂的策略和竞争,需要更多的心理计算能力,这与人类相对较大的大脑尺寸相对应。

人类激素状态的信号:面部线索

虽然人类不像猕猴那样通过身体部位的明显变化来显示激素状态,但也通过面部线索来传递这些信息。例如,女性在排卵周期中,面部皮肤会变得更紧致、红润,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男性对她们的吸引力评价。此外,女性在排卵期前后还会增加调情行为,进一步增强了这些信号。

价值评估与决策:激素、地位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普拉特博士的研究还深入探讨了价值评估和决策机制。他发现,个体的激素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周围环境都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决策过程。例如,在猕猴实验中,雄性个体更愿意为高地位雄性或处于发情期的雌性的图像付出更多“代价”(例如果汁奖励)。类似地,人类的决策也会受到激素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周围环境中其他个体行为的影响。

激素与决策:信号与感知

女性的激素状态会通过面部特征的变化来体现,而男性则通过行为和某些身体特征来体现。

Platt博士的研究表明,猕猴会根据其他个体的激素状态来评估其价值,例如雄性猕猴会更倾向于与性成熟的雌性猕猴交配。 类似的机制也存在于人类中,例如男性对女性的吸引力会受到女性激素状态的影响。

激素与决策:睾酮与风险偏好

激素水平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决策。Platt博士的研究表明,睾酮水平与风险偏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高睾酮水平的人更倾向于冒险,更自信,但也更容易冲动,做出错误的判断。这在股票交易等领域尤为明显。

催产素与社会行为:同步与连接

催产素是一种神经激素,可以调节社会行为,例如增加亲社会行为、减少焦虑和促进行为同步。

行为同步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可以促进更好的沟通、信任和团队合作。 催产素可以增强行为同步,从而促进团队凝聚力。

理性与非理性:进化视角下的决策

Platt博士指出,人类的决策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例如认知能力、时间压力和环境因素。

他介绍了“有限理性”和“生态理性”的概念,强调人类的大脑是为特定的环境而设计的,在现代复杂的环境中,我们可能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他建议,在做出重要决策时,应优先考虑准确性而不是速度,并通过控制唤醒水平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他还指出,对损失的关注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而通过改变视觉呈现方式,可以影响人们对收益和损失的关注,从而改变他们的决策。

大脑区域的功能划分与神经元的多任务处理

Platt博士的研究颠覆了传统神经科学中简化实验以寻找大脑特定功能区域的做法。他指出,这种方法忽略了大脑在现实世界中处理复杂视觉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大脑并非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而是一个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而成的复杂系统,其运作方式远比想象的要精妙得多。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Platt博士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在猴子自然行为状态下,无线记录了其大脑前额叶皮层和颞叶视觉区域数千个神经元的活动。这项研究摒弃了以往神经科学中简化实验的模式,而是让猴子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活动,记录它们在各种社会互动和行为中的神经元反应。

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平均每个神经元都参与了大约七个不同方面的处理,而不是传统观点认为的一到两个。这表明,大脑不同区域对相同事物的反应非常相似,神经元并非只关注单一信息,而是同时处理多种信息,包括动物的行为、周围环境,甚至是谁在观察它们。这有力地证明了大脑神经元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以及大脑皮层的强大可塑性和适应性。

Platt博士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大脑运作的复杂性,也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他发现猴子会根据个体的地位和吸引力来评估信息价值,这与人类社会中对名人和性感的追捧异曲同工。这表明,人类对社会信息的处理方式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更令人着迷的是,Platt博士的研究还揭示了大脑中存在一个“社会关系账户”的机制。猴子会通过梳理毛发来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精确地追踪彼此之间的“债务”,以确保关系的平衡。这与人类社会中对人际关系的维护方式有着深刻的联系,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对人际交往中的公平性如此敏感。

Platt博士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商业、管理和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例如,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来评估个体的创造力、专注力和社会能力,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人才选拔和团队建设。

我们的社会关系,其实是一个精密的“心理账户”

Platt博士的研究中最令人震惊的发现之一,是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心理账户”,精确地追踪着我们社会关系中的付出与回报。这并非我们意识到的过程,而是潜藏在神经回路中的运作机制。

他以猴子为例进行了说明。猴子建立和维持关系的主要方式是互相梳理毛发。有趣的是,猴子们会自觉地保持这种社交关系的平衡:如果我为你梳理了两分钟的毛发,你最终也会为我梳理大约两分钟。这种平衡可能需要几分钟,也可能需要几周,但最终会实现。

Platt博士及其团队通过长期观察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追踪了猴子之间每一次梳理毛发的互动。结果令人惊叹:猴子大脑中的特定区域,精确地记录了这种“心理账户”,追踪着谁欠谁什么。

这种“心理账户”机制并非只存在于猴子身上。Platt博士指出,人类也拥有类似的机制,只不过我们计算的“货币”更加复杂,可能包括言语上的肯定、实际行动上的帮助、情感上的支持等等。我们的大脑会根据个人情况来计算这些事情,试图在各种关系中保持某种程度的平衡。然而,如果存在权力差异,这种平衡可能就不是一对一的。例如,地位较低的个体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才能获得地位较高个体的回报。

超越简单的“爱语”:理解社会关系的数学

Platt博士的研究成果超越了流行的“爱语”理论。他认为,我们社会关系中的付出与回报,本质上是一种“交易”,只不过这种交易的“货币”是多样的,其价值也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体的需求和优先级。

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Platt博士的研究对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选择伴侣、朋友、同事等方面,会受到各种潜意识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个体的激素水平、社会地位、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合作与利他:群体选择的视角

利他行为长期以来是进化生物学中的一个难题。Platt博士从群体选择的角度解释了利他行为的演化:群体内部的合作与利他行为能够增强群体的竞争力,从而在群体间竞争中获得优势。这并非意味着纯粹的利他,而是利他行为最终能够促进个体基因的传递。 此外,利他行为本身也能带来内在的奖励,激活大脑中的奖赏系统,从而强化这种行为。

决策与理性:边界理性与生态理性

最后讨论了决策过程中的理性问题。Platt博士指出,人类的决策并非完全理性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例如,时间压力、疲劳、情绪等)的限制,这被称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此外,我们的决策机制也适应于其进化环境,在现代复杂环境中可能并不总是有效,这被称为“生态理性”(Ecological Rationality)。前者强调大脑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后者则将这种有限性置于进化环境中进行考量。在现代快节奏、信息过载的环境中,我们的大脑常常难以应对,容易做出非理性的选择。

利他主义的进化悖论

普拉特博士指出,利他主义的存在一直备受争议,因为纯粹的无私行为很难持久。然而,他认为,纯粹的给予行为本身会让人感觉良好,这种“感觉良好”的体验,源于大脑奖励系统的激活。当你给予你喜欢的慈善机构时,你会激活与自己获得奖励时相同的奖励回路。 这会让你感觉良好,让你更有可能在未来再次这样做。 这并非完全的无私,而是大脑对利他行为的内在奖赏机制。

更进一步,普拉特博士提出,我们可能是唯一发生群体选择的生物。 群体中那些无私的个体,为了群体利益牺牲自身利益的行为,可能会使整个群体在竞争中胜过其他群体,从而在进化中得以延续。 这解释了即使在个体层面上存在进化上的劣势,利他行为仍然能够在群体层面得到保留的原因。

超越个体:群体选择与社会连接

我们的讨论还延伸到了群体行为和社会连接的重要性。普拉特博士强调了社会互动中的同步性,以及催产素在促进这种同步性中的作用。催产素可以降低焦虑,促进亲社会行为,增强人际间的协调性。 他指出,缺乏社会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可能会导致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这与目前社会中日益增长的孤独感和“绝望之死”现象密切相关。

普拉特博士建议,通过有深度的对话,可以弥合社会分歧,建立联系。 他提到了“快速朋友”等结构化提问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建立深层联系,从而促进大脑活动同步,增强信任和合作。

决策的科学:时间、疲劳与理性

在决策方面,普拉特博士强调了时间和疲劳的影响。他指出,快速决策容易出错,而充分的时间和休息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大脑在决策过程中会权衡证据,并根据过去的经验和预测未来的结果来评估不同选择的价值。 他提出了“有限理性”和“生态理性”的概念,指出大脑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的决策往往受到环境和进化因素的影响,并非总是完全理性的。

大脑的决策过程:证据、预期价值与时间

Platt博士指出,大脑会权衡证据,计算不同选项的预期价值,根据此做出决策。这个过程并非瞬间完成,需要时间来收集和处理信息。因此,速度和准确性之间存在权衡:追求速度可能会导致错误,而追求准确性则需要更多时间。

疲劳对决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疲劳会显著影响决策质量。疲劳状态下,大脑更容易受噪声干扰,难以清晰地处理信息,从而导致错误判断。Platt博士建议,在疲劳状态下,最好将决策权委托给他人,避免因疲劳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与运动训练中的热身类似,大脑也需要“热身”才能达到最佳的专注状态。

大脑的预测与学习机制

大脑不仅会进行决策,还会预测行为的结果。每一次决策后,大脑都会根据实际结果更新其内部模型,从而在未来的决策中做出更优的选择。这种预测和学习机制是持续改进决策能力的关键。

提升决策效率的实用工具

Platt博士的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提供了提升决策效率的实用工具:

  • 移除手机: 将手机移出工作区域,可以有效减少干扰,提升专注力。研究表明,手机的存在会无意识地占用大脑资源,影响工作记忆。
  • 自我对话: 关闭视觉输入,进行自我对话,可以训练大脑专注于单一任务,提升专注力。这类似于一种认知训练,帮助大脑更好地控制注意力。
  • 调整环境: 通过改变环境,例如调整光线、声音等,可以影响大脑的注意力分配,从而提升专注力。
  • 视觉聚焦: 专注于一个固定的点,可以帮助大脑收束注意力,为后续的认知任务做好准备。这类似于运动训练中的热身,为大脑的认知活动做好准备。
  • 区分速度与准确性: 在重要决策中,应优先考虑准确性而非速度,留出足够的时间收集和处理信息。

接近性影响评估:猴子也懂品牌营销

Platt博士的研究表明,我们对事物和人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接近的事物。这并非我们意识到的,而是潜藏在神经回路中的运作机制。他以一项有趣的实验为例:将猴子品牌与不同社会地位(猴王或低地位)的猴子图像配对,结果发现,猴子更倾向于选择与“猴王”配对的品牌,即使奖励相同。这与人类社会中名人代言的营销策略异曲同工,表明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类似的机制。

大脑的“社会连接硬件”:品牌忠诚度的秘密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机制并非人类独有。Platt博士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利用原本用于人际连接的“硬件”来连接品牌。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对品牌产生忠诚度,甚至产生类似于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反应。

苹果与三星:同理心与幸灾乐祸的对比

Platt博士的研究团队通过脑成像实验比较了苹果和三星用户的品牌忠诚度。结果显示,苹果用户的大脑对苹果品牌表现出同理心,积极新闻激活奖励回路,消极新闻激活痛苦回路;而三星用户对三星品牌则几乎没有情感反应,反而对苹果品牌的消极新闻表现出幸灾乐祸。更进一步,苹果用户的脑部结构中,与社会关系相关的区域更大。这表明,苹果用户将苹果视为一个“大家庭”,而三星用户则缺乏这种群体归属感。

社交触摸的缺失:孤独与绝望的根源

Platt博士指出,人类拥有专门的皮肤传感器,可以释放催产素,促进社交联结。然而,现代社会中社交触摸的缺失正日益成为一个问题。他认为,缺乏身体接触,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身体接触,可能导致孤独、反社会行为、焦虑和绝望。 深层对话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帮助人们建立联系,弥合彼此间的隔阂。

部落性与偏见:打破“我们”与“他们”的界限

人类大脑具有部落性,容易形成“我们”与“他们”的界限,对外部群体产生偏见。Platt博士强调,要打破这种偏见,关键在于关注共同点而非差异。 他提到,共同的目标或共同的敌人可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 通过有结构的深层对话,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联系,从而促进理解和合作。

结语

与Platt博士的对话对人类行为和决策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也为我们提供了改善决策、提升专注力和构建更和谐社会关系的科学依据。 他的研究强调了进化视角的重要性,以及理解人类行为与其他灵长类动物行为之间的连续性。 这为我们理解自身,以及如何在现代复杂环境中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00:00:00 迈克尔·普拉特博士

00:02:12 人类、旧世界灵长类动物与决策;瑞士军刀类比

00:11:01 注意力分配,资源觅食

00:16:40 社交媒体;边际价值定理,分心

00:22:22 工具:将手机移出房间;注意力与紧迫感

00:25:23 工具:自我对话;视觉输入,注意力作为技能

00:29:29 热身专注,工具:视觉光圈与注意力

00:40:13 注意力控制,工具:改变环境

00:44:07 注意力连续体,职业,用神经科学衡量商业技能

00:53:06 心智理论,隐性注意力,注意力聚光灯

01:00:05 灵长类动物,激素状态,大脑大小,一夫一妻制

01:09:31 猴子,神经元多路复用与情境;公平关系

01:21:11 关系,权力动态,神经行为学

01:29:34 人类,女性与激素状态;猴子,社会形象,激素

01:38:03 人类,吸引力,基于价值的决策

01:44:32 利他主义,群体选择与合作,无私

01:49:08 男性,睾酮,行为变化

01:57:34 催产素,亲社会行为,行为同步

02:08:13 MDMA,催产素,焦虑;社交接触,绝望与孤立

02:17:12 孤立,社交连接与陌生人,工具:深度对话问题

02:21:17 弥合分歧,部落与表面偏见

02:26:58 睾酮,冒险行为

02:30:52 决策,工具:准确还是快速?

02:38:31 决策,时间与疲劳的影响

02:45:23 广告,地位,名人,猴子

02:52:19 等级制度;富足与稀缺,金钱与幸福,损失厌恶

03:02:47 模因币,名人代言,社会敏感性

03:12:22 决策与紧迫感;有限与生态理性

03:18:09 长寿运动;死亡与动机

03:24:48 退休?,连续追求与转向

03:30:17 苹果还是三星?,品牌忠诚度,同理心

03:38:15 政治立场,同理心

**Books**

**Other Resources**

**Huberman Lab Episodes Mentioned**

**People Mentioned**

  • Tim Ferris: investor, author, podcaster
  • Chris Sacca: investor, advisor, entrepreneur
  • Karl Deisseroth: professor of bioengineering and psychiatry, Stanford University
  • Cal Newport: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Georgetown University
  • Shanna Swan: professor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 Torsten Wiesel: Swedish neurophysiologist, Nobel laurate
  • David Hubel: American-Canadian neurophysiologist, Nobel laurate
  • Karl Lashley: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 Duncan Watts: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Robert Sapolsky: professor of biology, neurology & neurosurgery, Stanford University
  • Gerd Gigerenzer: German psychologist, behavioral scientist, statistician

**About this Guest**

**Dr. Michael Platt**

Michael Platt, Ph.D., is a professor of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d a professor of marketing at the 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

Edit:2025.03.13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