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 , , , ,

Yung Pueblo 关系 Diego Perez

**在爱中获得自由:与Yung Pueblo探讨亲密关系的真谛**

我最近与畅销书作家Diego Perez(网络昵称Yung Pueblo)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探讨了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爱与自由。他的新书《如何更好地爱》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帮助我们打破旧有的模式,建立基于觉知、诚实和真正情感成长的关系。

放下“正确”的执念,拥抱理解的力量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执着于证明自己是对的,这往往导致冲突和隔阂。Diego强调,良好关系的关键在于理解,而不是试图获胜。双方在争论中,如果能互相理解而不是试图获胜,矛盾就会消失。 这需要我们放下自我中心,培养同理心,认真倾听对方,尝试理解对方的感受和动机。

痛苦的根源:执着与无常

痛苦并非只是痛苦本身,更是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压力,以及对事物永恒不变的执着。这种执着源于我们试图掌控一切,而接纳无常才能摆脱这种执着。放下对观点和看法上的执着,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并允许伴侣也随之成长。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不应该期待伴侣成为我们的复制品,而应该欣赏彼此的不同,允许彼此独立成长。

修炼内在:觉知、不反应和慈悲

Diego分享了他通过冥想修炼出的三种重要品质:觉知、不反应和慈悲。通过重复练习这三种品质,我们可以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减少冲动反应,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即使不冥想或寻求治疗,我们也可以通过觉察自身优缺点来提升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耐心和理解。在对话中,我们应该专注于倾听,而不是预想回应。解决争端的关键在于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爱是理解,只有通过倾听和清晰的沟通才能化解矛盾。

应对冲动:觉察、暂停和选择

冲动反应通常源于过去的创伤和未处理的情绪。通过有意识地放慢速度,我们可以避免冲动反应,并看到更多选择。 这需要我们觉察自身情绪,在做出反应前给自己留出空间思考。 过去的创伤和经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潜意识,进而塑造我们的感知和反应方式。因此,我们需要积极面对并处理这些创伤,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建立健康关系的基石:善良、慈悲和成长

在亲密关系中,始终保持善良、慈悲和成长的心态至关重要。解决争端的关键在于理解,而不是试图获胜。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身过往的创伤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并努力成长以改变这些模式。在冲突中,要记住你的伴侣不是你的敌人,保持好奇心并尝试理解对方。

沟通的艺术:预防性沟通与情绪管理

Diego和他的妻子实践了一种“预防性沟通”的方式,每天都会分享彼此的情绪状态,这有效减少了冲突的发生。觉察自身情绪状态,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将负面情绪投射到伴侣身上。在冲突中,如果双方都无法清晰思考,就应该暂停讨论,待冷静后再继续。

自爱与成长:通往自由之路

自爱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关键,它能帮助我们保持能量并支持伴侣。在关系中,我们应该互相激励和提升,而不是互相拖累。接纳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无常,并在关系中保持平衡。 缺乏谦逊是关系中的一个危险信号,而乐于学习则是积极的信号。在关系中,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去爱,而不是假设自己已经知道如何去爱。

诚实与透明:滋养连接的基石

不诚实会造成距离感,而诚实则能滋养彼此间的连接。讨好型人格是缺乏诚实的表现,而真正的诚实才能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在亲密关系中,诚实并不意味着要针锋相对,而是要持续地滋养彼此间的连接。不要将伴侣的行为个人化,要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空间。

超越个人:构建更美好的世界

Diego的观点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关系,更延伸到社会层面。他认为,关注自身成长和改善人际关系,是构建更美好世界的基础。在沟通中,保持好奇心并尝试理解对方,而不是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理解和沟通,才能化解冲突,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How to Love Better: Emotional Healing, Attachment, and Real Relationship Skills with Yung Pueblo**

00:15 想要拥有良好关系,就不要总想着证明自己是对的。

00:15 双方在争论中,如果能互相理解而不是试图获胜,矛盾就会消失。

09:50 痛苦并非只是痛苦本身,更是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压力。

10:58 执着源于想要掌控一切,而接纳无常才能摆脱这种执着。

12:49 放下对观点和看法上的执着,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并允许伴侣也随之成长。

13:52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不应该期待伴侣成为我们的复制品,而应该欣赏彼此的不同。

14:43 通过重复练习觉知、不反应和慈悲这三种品质,可以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

16:35 即使不冥想或寻求治疗,我们也可以通过觉察自身优缺点来提升自我。

17:03 在对话中,我们应该专注于倾听,而不是预想回应。

17:52 解决争端的关键在于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

18:05 爱是理解,只有通过倾听和清晰的沟通才能化解矛盾。

20:07 冲动反应通常源于过去的创伤,不会带来新的结果。

20:23 通过有意识地放慢速度,我们可以避免冲动反应,并看到更多选择。

22:38 过去的创伤和经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潜意识,进而塑造我们的感知和反应方式。

23:17 提升自我和改善人际关系需要循序渐进,方法多种多样。

25:06 在亲密关系中,始终保持善良、慈悲和成长的心态至关重要。

26:03 解决争端的关键在于理解,而不是试图获胜。

26:15 在关系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自身过往的创伤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并努力成长以改变这些模式。

27:16 在冲突中,要记住你的伴侣不是你的敌人,保持好奇心并尝试理解对方。

27:35 在早期关系中,我们常常陷入相互指责的循环,直到意识到需要自我成长并将其应用于关系中。

33:34 接纳痛苦和过去经历是获得情感自由的关键。

34:35 通过观察和接纳,我们可以摆脱束缚,并在关系中取得进步。

35:53 预防性沟通,例如每日的情感交流,可以有效减少冲突。

37:10 觉察自身情绪状态,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将负面情绪投射到伴侣身上。

38:07 在冲突中,如果双方都无法清晰思考,就应该暂停讨论,待冷静后再继续。

39:13 在冲突中,保持好奇心并倾听对方,而不是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可以有效化解矛盾。

40:32 在冲突中,营造安全感可以帮助双方走出原始的防御机制。

42:26 在冲突中,保持自身能量平衡,避免被对方的情绪所影响,可以有效化解矛盾。

43:00 在冲突中,双方不必同时情绪激动,可以轮流表达情绪。

43:26 在冲突中,选择保持平静,而不是卷入对方的负面情绪,是一种给予彼此的礼物。

44:25 在关系中,选择理解而不是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才能保持良好的关系。

44:49 接纳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无常,并在关系中保持平衡。

48:39 缺乏谦逊是关系中的一个危险信号,而乐于学习则是积极的信号。

49:06 在关系中,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去爱,而不是假设自己已经知道如何去爱。

50:24 不诚实会造成距离感,而诚实则能滋养彼此间的连接。

52:31 讨好型人格是缺乏诚实的表现,而真正的诚实才能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53:43 在亲密关系中,诚实并不意味着要针锋相对,而是要持续地滋养彼此间的连接。

54:20 不要将伴侣的行为个人化,要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空间。

56:39 自爱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关键,它能帮助我们保持能量并支持伴侣。

58:12 在关系中,我们应该互相激励和提升,而不是互相拖累。

01:00:29 情感成熟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基础,它需要我们具备一系列技能,例如倾听、放下、自我觉察等。

01:02:20 在关系中,经历起伏是正常的,但如果总是处于低谷,则需要重新评估关系的健康程度。

01:03:19 关注自身成长和改善人际关系,是构建更美好世界的基础。

01:06:12 与不同观点的人建立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视野并增进理解。

01:08:00 本书旨在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从而构建更和谐的世界。

01:08:28 在沟通中,保持好奇心并尝试理解对方,而不是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非常重要。

Edit:2025.04.25

Edit:2025.04.25

​一、关于爱情与人际关系的核心观点​

  1. ​自由与爱的关联​
    • 爱情中的自由不是让伴侣随心所欲,而是以支持彼此幸福的方式成长进化。例如,不将伴侣视为自己的双胞胎,接受对方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像欣赏对方独特的观点等。
    • 真正的自由源于对无常的拥抱,放下对事物静态的依恋。在人际关系中,这意味着理解事情会变化,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经历都不会永远持续,从而不过分依赖外在的人或事来获得快乐。
  2. ​依恋的影响​
    • 依恋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佛教意义上的)。这里的依恋不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所指的焦虑型依恋等,而是古老意义上的对事物特定状态的渴望。比如在人际关系中,希望爱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希望美好的时刻永远持续,这种依恋会转化为控制欲,扼杀关系的生命力。
    • 很多人在人际关系中的痛苦源于过去的创伤和依恋模式。例如,童年时期的经历可能塑造了一个人在爱情中的行为模式,如果不加以觉察和处理,就会不断重复旧有的不良模式。
  3.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成长​
    • 在人际关系中,双方都需要不断成长进化。就像参加精神健身房一样,通过培养觉知、无反应和慈悲三种品质来塑造思想。这需要时间,就像身体锻炼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情感成熟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关键。情感成熟包括能够倾听、放手、有自我意识、看到自己视角之外的观点并且富有同情心等。例如,在面对分歧时,不是陷入互相指责,而是积极解决问题。

​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

  1. ​沟通技巧​
    • 倾听是关键。要真正倾听对方的观点,而不是在对方说话时就想着反驳。例如,在争论时暂停自己的叙述,花时间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 进行“情绪天气报告”,即每天早上或下午互相分享自己的情绪状态,这有助于提前预防冲突。比如一方说自己感觉很沮丧,另一方就可以给予相应的支持或者空间。
    • 采用好奇心的态度对待伴侣的情绪和观点。当伴侣生气或不安时,不是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是询问对方的感受,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2. ​处理冲突的方法​
    • 冲突发生前通过良好的沟通预防。例如,双方诚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像在旅行安排上,一方要考虑到另一方的感受,改变措辞以避免让对方感到被排斥。
    • 冲突发生时,如果双方都被触发,要让其中一方保持相对冷静,避免两人同时陷入激动状态。并且要认识到在情绪激动时不适合立即解决问题,可以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谈。
    • 在解决冲突时,不要执着于正确,要放弃这种难以割舍的自我中心意识。因为执着于正确往往会导致距离的产生,而诚实和理解才是维持关系的关键。
  3. ​自我觉察与成长​
    • 进行“灵魂考古学”,挖掘自己过去的创伤、信念等情绪模式。例如,反思自己为什么总是在某些关系中选择不合适的人,可能是过去的伤口或者创伤在作祟。
    • 接受过去的困难、伤害和经历,停止责备他人。比如接受父母过去可能对自己的不良影响,而不是将现在的问题都归咎于他们。
    • 培养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例如,当发现自己总是对伴侣的某些行为过度反应时,要思考背后的原因。

​三、关于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思考​

  1. ​自我爱与关系爱的平衡​
    • 自爱是拥有健康关系的核心部分。自爱可以帮助自己保持活力,避免在关系中倦怠和怨恨。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度自爱而忽视伴侣,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 要将伴侣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好和成长轨迹。例如,伴侣对爱的需求可能与自己不同,要尊重这种差异并通过沟通去了解。
  2. ​人际关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 人际关系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可以发现自己内心的创伤和需要成长的地方,就像在一段关系中发现自己的依恋模式并努力克服。
    • 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构建健康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如果每个家庭中的成员都能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那么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和谐。例如,在社会中减少因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倡导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 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尤其是在面对不同观点和信仰的人时。要培养好奇心,打破将他人异化的思维模式,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Edit:2025.04.25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