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纪录片中播出的双胞胎研究不应被误认为是有效的、能产生知识的研究
eefa53d7571f6d2a2958f9e5d8598c94
作者:凯瑟琳·比肯巴赫、彼得·阿提亚 2024 年 2 月 24 日
似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一部新纪录片宣传植物性饮食是解决现代社会所有健康问题的方案,最近,又有一部纪录片被添加到这个名单中。
上个月在 Netflix 上映的《人如其食:双胞胎实验》是一部四集纪录片系列,基于最近发表的一项随机研究,该研究比较了纯素食和杂食的影响。这项研究(以及纪录片系列)背后的研究人员声称,该研究设计——使用同卵双胞胎来控制遗传因素——“能够以非常全面的方式研究代谢”,包括各自饮食对心血管和代谢健康的影响。那么这项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标?可以从结果中得到什么?
为了研究饮食的影响,避免基因变异的潜在干扰,Landry 等人的研究人员招募了一对同卵双胞胎,然后随机分组,每对双胞胎中,一个双胞胎被分配到健康的纯素食,另一个双胞胎被分配到健康杂食。其他纳入标准包括愿意纯素食或杂食 8 周,体重 >100 磅,BMI <40,LDL-C <190 毫克/分升,血压得到控制(收缩压 <160 毫米汞柱,舒张压 <90 毫米汞柱)。
为期八周的饮食干预包括两个阶段:在研究的前四周,所有膳食(每周 7 顿早餐、午餐和晚餐)均由送餐公司提供给参与者;而在最后四周,参与者则需要根据分配的饮食自行提供膳食。饮食依从性主要通过注册营养师进行的 24 小时不定期饮食回忆访谈进行监测,在基线、第 4 周左右和第 8 周左右的不同日子进行三次访谈(每位参与者总共进行 9 次访谈)。在这三个时间点,参与者还进行了一夜禁食,随后抽血以评估 LDL-C 和其他代谢指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参与者还接受了健康教育者的指导。
在完成研究的 21 对双胞胎中,在研究的两个阶段,纯素食和杂食的总报告能量摄入量相对于基线都较低,但纯素组的能量摄入量减少幅度(即消耗的热量更少)比杂食组更大。纯素食组还显示,从基线开始,8 周时平均 LDL-C 下降 15.2 mg/dL,而杂食组平均下降 2.4 mg/dL。使用包括饮食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线性模型,作者报告这些结果,与杂食参与者相比,纯素食参与者的平均 LDL-C 在 8 周时从基线开始下降 13.9±5.8 mg/dL(95% CI:-25.3 至 -2.4 mg/dL)。正如总能量摄入量较低所预期的那样,与杂食参与者相比,纯素食参与者体重相对于基线的下降幅度也更大,尽管这两个组的绝对变化都很小。
这项研究的探索性终点包括饮食满意度指标,据报道,在第 4 周和第 8 周,杂食组的饮食满意度都高于纯素食组。纯素食的饮食满意度较低可能意味着纯素食对某些人来说本质上是不愉快的,这会导致这部分人群在现实环境中的依从性较差。或者,这可能意味着开始纯素食,特别是从之前不受限制的杂食开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即超过 8 周)来适应新的饮食模式——获得新的口味、学习新的食谱等等。
如果这两种解释中的任何一种都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 Landry 等人观察到的热量摄入量的净减少和相关的代谢改善很可能是短暂的,因为那些采用纯素食的人要么会很快放弃这种饮食,要么会逐渐适应,并将热量摄入量增加到基线水平。由于没有任何磨合期,这项研究几乎肯定太短,无法让受试者适当适应纯素食,从而评估这种饮食的真正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纯素食经常出现的有害健康影响,如维生素 B12 和铁缺乏,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显现,这突显了 8 周的干预不足以评估植物性饮食对健康的影响。)
尽管饮食满意度问题限制了解读这些结果的长期影响的能力,但这仍然不是这项研究最关键的缺陷。到目前为止,这一缺陷在于研究人员完全未能分离和测试特定的独立变量——正如六年级科学课上所强调的那样,这也许是假设检验的最基本要求。
“饮食”由许多变量定义:总热量摄入量、常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组成、进餐时间、液体食物与固体食物的热量比例等等。即使在提供所有膳食的前 4 周内,饮食组之间的总热量摄入量和营养成分都没有得到控制(见下图)。纯素食组每天摄入的热量比杂食组少约 200 大卡(约占每日热量的 11%)(1628±519 大卡/天 vs 1815±623 大卡/天)。此外,尽管饮食中的脂肪含量大致相似,但各组之间的脂肪组成差异很大,杂食组在两个研究阶段摄入的饱和脂肪都远高于纯素食组(饱和脂肪热量:第 1 阶段纯素食组和杂食组分别为 130±54 大卡和 186±100 大卡;第 2 阶段分别为 129±82 大卡和 209±112 大卡)。这些差异很容易意味着,纯素食者体重减轻和 LDL-C 相对基线下降幅度较大,是由于总热量和饱和脂肪摄入量较低,而不是纯素食本身造成的。
图:研究基线、第 1 阶段和第 2 阶段期间纯素食和杂食饮食组之间的宏量营养素分布。补充数据来自 Landry 等人。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总热量和饱和脂肪摄入量的减少本身就是纯素食的结果,但回想一下,研究人员为半数研究对象提供了所有膳食,因此完全控制了热量摄入和饮食结构,并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健康教育者都会建议参与者食用哪些食物以及大致的摄入量时,这种逻辑就站不住脚了。实际上,这项研究的设计使得纯素食比杂食饮食更限制热量,饱和脂肪含量也更低,因此,有人真的对这一观察结果感到惊讶吗:摄入热量和饱和脂肪较少的组最终摄入的热量和饱和脂肪也更少?
此刻,也许有人会说,独立变量只是饮食中是否有任何成分来自动物。但是,当跳出传统的分类方法时,我们开始意识到“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这两个术语实际上是多么毫无意义。
正如在高中生物课上学到的,“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是由每个类群内生物的一系列共同特征和基因决定的,但就饮食而言,区分这两个特定的生命界是相当武断的。例如,“植物性食物”排除了“动物界”的任何生物,但为什么不包括与动物关系比与植物关系更密切的真菌界?为什么蘑菇和酵母可以成为素食主义的通行证?我们是否也应该谴责海藻(原生生物)和泡菜(细菌),它们与植物和动物的关系比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更远*?这些划分缺乏任何明确的、潜在的理由。为什么不测试一种仅限于真双科植物演化支的饮食呢?或者除了牛科动物之外的所有生物?
也就是说,某种食物是否来自动物与对人类健康和生理的影响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之间唯一重要的差异在于其化学成分。虽然组间差异确实存在,但组内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可以想象那可能会掩盖组间趋势。例如,植物性食物的饱和脂肪含量往往低于动物性食物,但并非所有植物性食物的饱和脂肪含量都低于所有动物性食物:一份奥利奥饼干(纯素)所含的饱和脂肪是一份 3 盎司去皮鸡肉的两倍。
因此,从本质上讲,在寻找对健康的影响时,饮食必须由其成分来定义,而不是由其是否包含动物食品来定义。后者几乎与去商店时穿的衣服或是否使用自助结账通道无关。
我可以连续几天谈论这项研究的其他缺点——例如依赖自我报告的食物调查,或者参与者在食物送达阶段可以自由购买零食——但当基本研究设计和所基于的整个前提都存在严重缺陷时,反复强调这些小问题似乎是多余的。虽然控制遗传因素的尝试可能值得称赞,但与研究设计的其余部分相矛盾,研究设计完全没有分离和测试特定的独立变量。事实上,如果能从这项研究中获得任何知识,那就是热量限制和健康的饮食结构(无论食物来自植物还是动物)都可以改善代谢健康。令人惊讶的是。
不过,我认为这项研究毫无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植物性饮食毫无用处,或者植物性饮食天生就比杂食“更糟糕”。对某些人来说,素食是一种有效的减少总热量摄入和通过限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的方法,而对另一些人来说,限时进食或低碳水饮食可能比素食更能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虽然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减少“动物性食物”可能是武断的,但对于许多个人和群体来说,与环境影响、宗教信仰或动物福利相关的考虑因素可能为这种区别提供更有意义的理由。
这部最新的支持素食的纪录片当然不会回避这些其他动机。从世界级厨师的生存危机,到花哨的厨房卫生黑光测试,再到猪粪落在卡罗莱纳州一户人家,许多场景都近乎荒谬,甚至超出了与兰德里等人想要调查的问题最宽泛的相关性范围。不过,也许这部混乱的三环马戏团式的纪录片是为了凸显该研究本身的荒谬性,对于我们这些将健康作为首要饮食关注点的人来说,这项“研究”应该被视为娱乐,而不是严谨的科学。
https://peterattiamd.com/vegan-v-omnivore-diet-study/
Edit: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