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代谢健康与线粒体健康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代谢健康与线粒体健康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Andrew Huberman : 我认为代谢健康,特别是线粒体健康,可以用来治疗甚至治愈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抑郁症、躁郁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许多身心健康问题的根源,改善线粒体健康可以同时改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开发一种衡量整体代谢健康的指标,以激励人们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身心健康,并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疫苗与自闭症之间的关系,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 @Chris Palmer : 将代谢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相结合的领域,是关于统一整个故事的。我们曾经关注代谢在严重精神疾病中的作用,但后来偏离了方向,专注于神经递质。整合代谢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领域,旨在统一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我们正处于精神健康领域范式革命的边缘,这将改变我们对精神疾病的看法。不良童年经历会增加患各种精神和身体疾病的风险,而代谢和线粒体是连接精神和身体健康问题的关键。饮食干预可以显著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它不是唯一因素。心血管疾病和脑部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症状基本相同,需要整合研究。线粒体功能和代谢调节是分子缺乏和神经可塑性的一个总括概念。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单一因素(如血清素失衡)来解释抑郁症。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但它们的功能远不止于此。线粒体不仅提供能量,还在细胞信号传导、炎症调节和激素合成中发挥作用。线粒体在生物体的生存、繁殖和适应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精神健康也包含在这个大图景中。改善线粒体健康的基础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医学的六大支柱:饮食、运动、睡眠、戒除药物滥用、减压和人际关系。关于饮食和营养的建议不应该过于简单化。运动可以增加线粒体的数量和改善其健康状况。适量兴奋剂可以改善脑代谢,但过量会损害线粒体。酒精和尼古丁等物质会损害线粒体,其毒性取决于剂量。线粒体功能障碍与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关。生酮饮食模拟禁食状态,可以改善线粒体功能,但它不是万能的。动物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可以改善线粒体自噬和生物合成。肠道菌群可能在生酮饮食改善线粒体功能中发挥作用。间歇性禁食可以改善健康状况,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研究中没有控制饮食内容。低脂饮食与标准美国饮食的健康效果相当。间歇性禁食和生酮饮食可以产生类似的健康益处。模拟禁食饮食(如Prolon)可以改善多种健康指标,但生酮饮食也可能产生类似的效果。关于时间受限进食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研究中没有控制饮食内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营养研究的资金投入不足,这阻碍了相关研究的开展。大量研究表明,食用超加工食品越多,身心健康状况越差。我们需要进行更多无偏见的关于超加工食品的研究,以确定其对健康的危害机制。肌酸是一种细胞能量转换的基础分子,补充肌酸可能改善神经精神疾病的症状。改变生活方式比服用补充剂更重要。亚甲蓝是一种线粒体药物,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和供体,但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高水平炎症会损害线粒体功能,疫苗可能会导致炎症,但并非所有疫苗都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疫苗可能导致炎症,这可能会影响神经发育,尤其是在那些线粒体功能已有缺陷的人群中。关于疫苗和自闭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父母在接种疫苗前应确保孩子健康,以降低炎症风险。一旦儿童出现神经发育障碍的症状,就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考虑多种干预措施。肥胖和糖尿病会增加自闭症的风险。自闭症发病率的上升可能与代谢健康状况的下降有关。维生素B12、叶酸和铁对线粒体功能至关重要,缺乏这些维生素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可能导致神经精神疾病。许多美国人,特别是年轻女性,缺乏铁元素。青春期女孩的精神疾病发病率上升可能与铁缺乏有关。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有关。恶性贫血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维生素B12缺乏症,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自身免疫性维生素B12缺乏症,它会影响维生素B12穿过血脑屏障。大多数神经精神疾病患者可以通过现有的干预措施得到治疗和康复。一些患者可能患有严重的疾病,需要更先进的治疗方法。尿石素A可以改善肌肉健康和衰老,但改变生活方式更重要。我们需要开发一种衡量整体代谢健康的指标,以激励人们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身心健康,并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代谢健康与精神疾病:线粒体视角下的身心健康革命

我与哈佛大学的Chris Palmer博士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主题是代谢健康,特别是线粒体健康,如何影响并改善精神健康。Palmer博士的研究,以及我们共同的观点,指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许多身心健康问题的根源,而改善线粒体健康可以同时改善身心健康。这并非简单的“饮食决定一切”,而是对精神疾病治疗范式的一次革命性转变。

线粒体:超越“能量工厂”的认知

长期以来,线粒体被简单地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然而,Palmer博士强调,线粒体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它们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炎症的调节、激素的产生,甚至基因表达的调控。线粒体是细胞内高度动态的结构,其功能的正常运作对细胞,乃至整个机体的生存、繁殖和适应至关重要。将精神健康置于这个大图景中,我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机制。

六大生活方式支柱:改善线粒体健康的基石

改善线粒体健康的基础,在于生活方式医学的六大支柱:

生酮饮食与间歇性禁食:有效的代谢干预手段

生酮饮食和间歇性禁食是两种有效的代谢干预手段,它们都能模拟禁食状态,从而改善线粒体功能。动物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可以促进线粒体自噬和生物合成,并可能通过肠道菌群发挥作用。然而,这些方法并非万能药,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并确保营养均衡。低脂饮食的益处并未得到充分证实,甚至与标准美国饮食的效果相当。

补充剂:辅助手段而非主要策略

肌酸、亚甲蓝和尿石素A等补充剂可以改善线粒体功能,但它们只是辅助手段,并非主要策略。在考虑使用补充剂之前,必须优先改善生活方式。过量服用某些补充剂,例如亚甲蓝,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例如血清素综合征。

疫苗与炎症:谨慎对待,深入研究

疫苗接种可能导致炎症,而高水平炎症会损害线粒体功能。虽然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疫苗直接导致自闭症,但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疫苗接种与神经发育障碍之间的潜在联系,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父母在为孩子接种疫苗前,应确保孩子处于最佳健康状态,以降低炎症风险。一旦孩子出现神经发育障碍症状,就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考虑多种干预措施。

维生素缺乏: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

维生素B12、叶酸和铁对线粒体功能至关重要。缺乏这些维生素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可能导致神经精神疾病。许多人,特别是年轻女性,存在铁缺乏的情况,这可能与青春期女孩精神疾病发病率上升有关。自身免疫性维生素B12缺乏症,例如恶性贫血,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

未来方向:构建整体代谢健康指标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身心健康问题,我们需要开发一种能够衡量整体代谢健康的指标。这将有助于激励人们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身心健康,并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目前,一些研究团队正在积极开发此类指标,这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结论:

代谢健康,特别是线粒体健康,是身心健康的基础。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合理使用补充剂以及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线粒体健康,从而预防和治疗多种身心健康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线粒体在身心健康中的作用,并开发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同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公共卫生,推动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并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消费。

Transform Your Mental Health With Diet & Lifestyle | Dr. Chris Palmer

00:40 我认为代谢健康,特别是线粒体健康,可以用来治疗甚至治愈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抑郁症、躁郁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03:28 我认为将代谢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相结合的领域,是关于统一整个故事的。

04:26 我们曾经关注代谢在严重精神疾病中的作用,但后来偏离了方向,专注于神经递质。

05:27 整合代谢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领域,旨在统一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

06:32 我们正处于精神健康领域范式革命的边缘,这将改变我们对精神疾病的看法。

07:19 不良童年经历会增加患各种精神和身体疾病的风险。

08:48 不良童年经历会缩短寿命,而代谢和线粒体是连接精神和身体健康问题的关键。

09:06 饮食干预可以显著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它不是唯一因素。

09:46 心血管疾病和脑部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症状基本相同,需要整合研究。

13:59 我认为抑郁症可以从分子缺乏和神经可塑性两个方面来理解。

16:28 线粒体功能和代谢调节是分子缺乏和神经可塑性的一个总括概念。

19:13 代谢是生物学的基础,改善代谢健康可以促进神经可塑性。

20:12 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单一因素(如血清素失衡)来解释抑郁症。

22:33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但它们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24:04 线粒体不仅提供能量,还在细胞信号传导、炎症调节和激素合成中发挥作用。

30:59 线粒体在生物体的生存、繁殖和适应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精神健康也包含在这个大图景中。

34:06 我想了解如何改善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包括基础方法和更高级的方法(如补充剂和药物)。

35:58 改善线粒体健康的基础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医学的六大支柱:饮食、运动、睡眠、戒除药物滥用、减压和人际关系。

37:14 关于饮食和营养的建议不应该过于简单化。

38:38 运动可以增加线粒体的数量和改善其健康状况。

40:17 我想了解兴奋剂(如可卡因和安非他明)是否会损害线粒体。

41:17 适量兴奋剂可以改善脑代谢,但过量会损害线粒体。

43:57 酒精和尼古丁等物质会损害线粒体,其毒性取决于剂量。

46:04 尼古丁对线粒体的作用取决于剂量,低剂量可能对健康有益,高剂量则可能有害。

50:31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关。

51:30 我们应该从线粒体这个基础层面来改善身心健康。

01:01:16 我想了解生酮饮食如何改善线粒体功能以及人们如何利用饮食和营养来改善线粒体健康。

01:02:11 生酮饮食模拟禁食状态,改善线粒体功能。

01:04:33 超加工食品对身心健康有害。

01:05:24 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尚不明确,因为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

01:07:46 大量研究表明,食用超加工食品越多,身心健康状况越差。

01:19:00 我想了解生酮饮食如何改善线粒体功能。

01:19:55 生酮饮食是一种有效的抗惊厥治疗方法,对精神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01:23:36 生酮饮食模拟禁食状态,可以改善线粒体功能,但它不是万能的。

01:25:07 动物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可以改善线粒体自噬和生物合成。

01:25:58 肠道菌群可能在生酮饮食改善线粒体功能中发挥作用。

01:30:43 我想了解间歇性禁食或生酮饮食干预是否可以改善线粒体功能。

01:31:07 间歇性禁食可以改善健康状况,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研究中没有控制饮食内容。

01:32:03 低脂饮食与标准美国饮食的健康效果相当。

01:33:10 间歇性禁食和生酮饮食可以产生类似的健康益处。

01:34:41 模拟禁食饮食(如Prolon)可以改善多种健康指标,但生酮饮食也可能产生类似的效果。

01:37:57 我想了解时间受限进食(例如每天只在特定时间段内进食)是否对线粒体功能有益。

01:38:04 关于时间受限进食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研究中没有控制饮食内容。

01:39:1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营养研究的资金投入不足,这阻碍了相关研究的开展。

01:42:55 我们需要进行更多无偏见的关于超加工食品的研究,以确定其对健康的危害机制。

01:47:04 我想了解肌酸对线粒体功能和脑功能的影响。

01:47:36 肌酸是一种细胞能量转换的基础分子,补充肌酸可能改善神经精神疾病的症状。

01:52:37 改变生活方式比服用补充剂更重要。

01:54:03 我想了解亚甲蓝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风险和益处。

01:54:31 亚甲蓝是一种线粒体药物,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和供体,但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02:03:19 我想了解尿石素A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02:03:45 尿石素A可以改善肌肉健康和衰老,但改变生活方式更重要。

02:11:19 我想了解维生素缺乏症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维生素B12、叶酸和甲基化。

02:12:17 维生素B12、叶酸和铁对线粒体功能至关重要,缺乏这些维生素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可能导致神经精神疾病。

02:13:48 许多美国人,特别是年轻女性,缺乏铁元素。

02:14:45 青春期女孩的精神疾病发病率上升可能与铁缺乏有关。

02:16:20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有关。

02:19:27 恶性贫血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维生素B12缺乏症,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

02:21:06 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自身免疫性维生素B12缺乏症,它会影响维生素B12穿过血脑屏障。

02:25:10 大多数神经精神疾病患者可以通过现有的干预措施得到治疗和康复。

02:25:38 一些患者可能患有严重的疾病,需要更先进的治疗方法。

02:29:09 我想了解疫苗及其佐剂是否会破坏线粒体功能。

02:30:43 高水平炎症会损害线粒体功能,疫苗可能会导致炎症,但并非所有疫苗都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

02:35:41 疫苗可能导致炎症,这可能会影响神经发育,尤其是在那些线粒体功能已有缺陷的人群中。

02:38:27 关于疫苗和自闭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

02:40:34 父母在接种疫苗前应确保孩子健康,以降低炎症风险。

02:42:00 一旦儿童出现神经发育障碍的症状,就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考虑多种干预措施。

02:50:50 肥胖和糖尿病会增加自闭症的风险。

02:52:24 自闭症发病率的上升可能与代谢健康状况的下降有关。

Edit:2025.04.04

核心论点: Chris Palmer 医生认为,线粒体健康是身心健康的基石。他提出了一个统一理论,即代谢功能障碍,特别是线粒体层面的障碍,是多种精神疾病(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ADHD、自闭症)和身体疾病(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潜在因素。改善线粒体功能被视为一个强大但常被忽视的治疗靶点。

关键主题与见解:

  1. 代谢精神病学与历史:
    • 这个领域并非全新;一个多世纪前就有研究将代谢与严重精神疾病联系起来,但后来被神经递质研究所主导。
    • Palmer 旨在通过代谢和线粒体功能整合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超越还原论的观点。
    • 不良童年经历 (ACEs) 会增加精神和身体(代谢)疾病的风险,突显了共同的潜在脆弱性,很可能是代谢/线粒体层面的。
  2. 线粒体:不止是“能量工厂”:
    • 虽然对产生 ATP(能量)至关重要,线粒体还调节:
      • 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包括储存GABA)。
      • 激素合成(皮质醇、类固醇激素如雌激素/睾酮)。
      • 炎症反应(启动和终止)。
      • 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
      • 整体应激反应。
    • 它们是动态的,在细胞内和细胞间移动、融合和发送信号,像一个协调适应和生存的网络。
  3. 改善线粒体健康(基础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医学六大支柱”是关键的第一步
      • 饮食/营养: (比简单的建议更复杂)。
      • 运动/活动: 直接增加线粒体数量和效率(尤其是耐力运动)。
      • 睡眠: 对修复和功能至关重要。
      • 物质使用管理: 避免毒素。
      • 压力管理: 如正念、冥想等练习。
      • 人际关系/生活目标: 社会联系和意义。
    • 强调补充剂无法弥补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础。
  4. 饮食深入探讨:
    • 超加工食品 (UPFs): 通过过量卡路里、潜在的直接化学危害和成瘾性,与身心健康状况不佳密切相关。由于营销和游说(例如,批评美国心脏协会的立场),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
    • 生酮饮食: 被视为一种强大的代谢干预手段(非普适饮食)。模拟禁食状态,改善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线粒体)和线粒体生成(产生新的线粒体)。在癫痫治疗中有力证据,在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方面证据日益增多。部分通过改变肠-脑轴进而影响大脑线粒体来起作用。
    • 间歇性禁食/时间限制性进食: 有潜在益处,但研究结果不一,通常是因为未能控制进食窗口期内吃什么。模拟禁食的饮食(如 Longo 的方案)显示出潜力。
    • 对低脂饮食的批判: 通常被证明与标准美国饮食相比效果不佳。健康脂肪至关重要。
    • 营养研究的需求: 与药物研究相比,资金严重不足。
  5. 物质对线粒体的影响:
    • 兴奋剂(可卡因、安非他命): 剂量依赖性。低治疗剂量(ADHD)可改善大脑代谢/线粒体功能。高剂量导致过度刺激、产生活性氧 (ROS),并损害线粒体。
    • 酒精: 对线粒体有直接毒性(尤其是乙醛),与肝硬化和脑损伤有关。
    • 烟草: 致癌物有害。
    • 尼古丁: 低剂量刺激线粒体;高剂量可能有毒。因其成瘾潜力需谨慎。
  6. 补充剂与特定营养素:
    • 肌酸: 能量穿梭(磷酸肌酸系统)对线粒体功能至关重要。存在于动物产品中。缺乏与精神疾病有关。补充显示出希望(抑郁、双相、认知),但需更大规模试验。
    • 亚甲基蓝: 电子穿梭体;可能通过在线粒体中接受/提供电子来减少氧化应激。剂量至关重要(存在还原应激、血清素综合征风险)。初步研究显示积极结果,但需谨慎和更多研究。
    • 尿石素A (Urolithin A): 在研究中(由销售该产品的公司资助)显示出改善老年人肌肉质量、功能和与延缓衰老相关的代谢指标的潜力,可能通过线粒体机制。
    • B族维生素(B12、叶酸)和铁: 线粒体功能必需的辅因子。
      • 铁缺乏: 非常普遍(尤其在年轻女性中),与青春期后抑郁/焦虑风险增加有关。
      • B12缺乏: 在素食者/纯素食者、服用某些药物(二甲双胍、口服避孕药)的人群中常见。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精神病、痴呆),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新研究发现一种自身免疫形式影响B12进入大脑的转运(抗CD320抗体),标准血液检测无法发现,需要脑脊液检测(腰穿)或专门的血液检测(开发中)。可通过高剂量B12/免疫抑制剂治疗。
  7. 疫苗、炎症与自闭症:
    • 炎症损害线粒体功能。 孕期感染(流感、风疹)会增加后代患神经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的风险,由炎症介导。
    • 疫苗确实会引起炎症;个体反应不同。
    • 理论上,对疫苗的过度炎症反应可能对神经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存在线粒体脆弱性的情况下(引用了一个法庭案例)。
    • 然而,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存在混杂因素的限制)表明,未接种疫苗的个体患自闭症的风险更高,可能是因为感染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因素。
    • 关键点: 父母的不良代谢健康状况(母亲或父亲的肥胖、糖尿病)与后代自闭症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这很可能是通过影响发育的线粒体/代谢途径。这在自闭症发病率上升中,可能是比疫苗重要得多的因素。
    • 重点应从归咎转向理解机制,并在出现发育问题时及早干预(进行代谢评估、营养干预、可能采用生酮饮食),而不是仅仅贴标签。
  8. 公共卫生与未来方向:
    • 迫切需要不受行业影响的、公正的营养和代谢健康研究。
    • 需要更好、更易获得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线粒体/代谢健康(有几个研究小组正在进行此项工作)。
    • Palmer 的重点:将这些代谢策略应用于临床实践(创办诊所)、培训临床医生、利用人工智能、展示真实世界的疗效,并倡导范式转变,转向治疗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

总体信息: 身心健康通过新陈代谢和线粒体功能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但靶向性的代谢疗法(如生酮饮食)和特定的营养/补充策略,通过解决潜在的细胞能量和信号缺陷,对于治疗即使是严重的、难治性精神疾病也具有巨大潜力。当前迫切需要将研究、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的焦点转向这些代谢基础。

Edit:2025.04.04


播客开场与嘉宾介绍

播客由Andrew Huberman主持,他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和眼科学教授。Huberman介绍今天的嘉宾是哈佛大学的Chris Palmer博士,一位精神病学家和研究员,专注于代谢健康尤其是线粒体健康如何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Palmer博士的研究领域被Huberman称为“代谢精神病学”,旨在探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营养、补充剂和药物治疗来改善心理健康。

Huberman提到,Palmer博士的研究重新定义了代谢健康,指出代谢健康的核心是线粒体健康。今天的讨论将围绕如何通过生活方式(如运动、睡眠、阳光照射)、补充剂(如肌酸、亚甲蓝、尼古丁)以及特定B族维生素和铁的作用来改善线粒体功能。此外,他们还将讨论疫苗是否可能通过炎症影响线粒体功能,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备受争议的疫苗与自闭症的关系。


代谢精神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Palmer博士首先感谢Huberman的介绍,但谦虚地表示自己并非代谢精神病学的创始人。他指出,这个领域已有约150年的历史。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就关注代谢在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作用,当时他们通过测量乳酸、葡萄糖等代谢标志物,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代谢紊乱。然而,后来精神病学的研究方向转向了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认为这些是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心理学和社会因素(如童年创伤)也成为研究重点,导致代谢研究被忽视。

Palmer博士认为,代谢精神病学的核心是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整合起来,重新审视代谢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他强调,代谢紊乱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而线粒体功能是代谢的核心。他提到,童年创伤等社会因素不仅增加精神疾病风险(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还增加代谢疾病风险(如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缩短寿命(有6个以上童年不良经历的人平均寿命减少20年)。他认为,线粒体功能是连接这些风险因素的关键。


线粒体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Palmer博士详细解释了线粒体的作用。线粒体通常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它们通过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利用氧气生成ATP(腺苷三磷酸),这是细胞的能量货币。然而,过去25年的研究表明,线粒体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1. 神经递质的生成与释放:线粒体直接参与神经递质(如GABA)的生成和释放。它们甚至会移动到细胞膜,释放神经递质囊泡。如果移除线粒体,即使提供ATP,神经递质也无法释放,说明线粒体不仅仅是提供能量。
  2. 炎症调控:线粒体在免疫细胞中调控炎症的开启和关闭,影响免疫反应。
  3. 激素合成:线粒体参与皮质醇(应激激素)和性激素(如雌激素、睾酮)的合成。如果线粒体功能异常,这些激素的水平会受到影响。
  4. 表观遗传调控:线粒体通过调控活性氧(ROS)和钙信号,影响基因表达,决定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5. 应激反应:线粒体参与人类应激反应的所有阶段,包括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炎症反应和表观遗传变化。研究表明,操控线粒体基因可以改变应激反应的所有方面。

Palmer博士强调,线粒体在细胞内动态移动、融合、分裂,协调细胞功能。它们不仅是细胞内的“工人”,还通过激素(如皮质醇)在不同细胞间传递信号,帮助整个机体适应和生存。他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本质上是线粒体功能障碍的表现。


改善线粒体健康的六大支柱

Palmer博士提出了改善线粒体健康的六大生活方式支柱(即生活方式医学的六大支柱):

  1. 饮食与营养:饮食对线粒体健康至关重要,但Palmer博士批评了常见的“多吃蔬菜水果”的建议,认为这过于简单化。他提到,超加工食品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害,因为它们会导致过量摄入热量(每天多500千卡),增加肥胖风险,而肥胖会通过脂肪组织分泌炎症因子进一步损害线粒体。
  2. 运动:运动是改善线粒体健康的有效方式。Palmer博士以马拉松运动员为例,指出他们的肌肉中线粒体密度和功能远高于普通人。运动可以增加线粒体的数量和ATP生成能力,同时促进神经可塑性。
  3. 睡眠: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损害线粒体功能。良好的睡眠是线粒体健康的基础。
  4. 物质使用管理:某些物质(如酒精、毒品)会毒害线粒体。例如,酒精通过代谢生成的乙醛对肝脏线粒体有毒性,导致肝硬化。刺激物(如可卡因、尼古丁)在低剂量时可能刺激线粒体产生更多ATP,但高剂量会过度刺激,导致活性氧(ROS)增加,损害线粒体。
  5. 压力管理:压力会通过炎症和皮质醇释放影响线粒体功能。冥想、瑜伽等减压方式有助于保护线粒体。
  6. 人际关系与目标感:Palmer博士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目标感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即使没有广泛的社交网络,拥有目标感也能让人保持健康。

饮食与线粒体健康:酮症饮食的作用

Palmer博士特别提到酮症饮食(Ketogenic Diet)在改善线粒体健康和治疗精神疾病中的作用。酮症饮食最初用于治疗癫痫,后来被用于减肥,但Palmer博士的研究表明,它对精神疾病(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疗效。

酮症饮食如何改善线粒体功能?

Palmer博士提到,酮症饮食对一些患者的效果堪称“奇迹”,但并非万能药。有些患者尝试后效果不佳,需要结合其他干预措施。


补充剂与线粒体健康

Huberman和Palmer博士讨论了一些可能改善线粒体功能的补充剂:

  1. 尿石素A(Urolithin A):尿石素A是一种由肠道微生物代谢多酚(如石榴中的鞣花酸)生成的化合物。研究表明,它可以促进线粒体自噬(Mitophagy,即清除受损线粒体),改善老年人的肌肉功能和代谢健康。Palmer博士认为,尿石素A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补充剂,但强调它不能替代饮食和运动。
  2. 亚甲蓝(Methylene Blue):亚甲蓝是一种古老的药物,近年被研究用于改善线粒体功能。它可以增强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效率,减少氧化应激,可能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帮助。
  3. 尼古丁:低剂量的尼古丁(如通过口香糖摄入2-4毫克)可能刺激线粒体功能,改善大脑代谢。但高剂量会过度刺激,导致线粒体损伤。Huberman提到自己尝试低剂量尼古丁以保护大脑健康,但警告年轻人不要轻易尝试,因为尼古丁有成瘾性。
  4. B族维生素与铁:B12、叶酸和铁对线粒体功能至关重要。B12缺乏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精神病),尤其在素食者、服用某些药物(如二甲双胍、口服避孕药)或月经期女性中常见。Palmer博士提到,印度50%的人口因素食饮食而缺乏B12。他还介绍了一种新发现的自身免疫性B12缺乏症,涉及CD320蛋白(负责将B12运输到大脑),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B12缺乏,引发严重神经精神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剂和高剂量B12注射。

疫苗、炎症与线粒体功能

Huberman提出一个敏感问题:疫苗是否可能通过炎症影响线粒体功能,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自闭症)?Palmer博士以科学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详细回答:

  1. 炎症与线粒体:高水平炎症(如TNF-α、IL-6等炎症因子)明确会损害线粒体功能。例如,流感或癌症引起的炎症会导致疲劳、性欲下降、抑郁等症状,这些都是炎症通过线粒体影响大脑的表现。
  2. 炎症与自闭症:过去一个世纪的研究表明,孕期感染(如流感、风疹)会增加胎儿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动物实验也证实,孕期炎症(如通过注射脂多糖)会增加后代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
  3. 疫苗是否引发炎症?:疫苗确实会引发炎症反应,但程度因人而异。某些人可能对疫苗产生过度炎症反应,这种情况下可能影响线粒体功能,进而影响神经发育。Palmer博士提到一个案例:一名已知有线粒体疾病的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神经发育症状,法庭判决疫苗确实促成了她的病情。
  4. 疫苗与自闭症的争议:现有研究表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自闭症发生率高于接种人群,但这些研究存在局限性(如未控制肥胖、糖尿病等变量)。Palmer博士认为,感染本身(如麻疹)也可能通过炎症影响线粒体,导致神经发育障碍,因此不接种疫苗并非更安全的选择。
  5. 建议:Palmer博士建议,在接种疫苗前确保孩子处于最佳健康状态(如充足睡眠、良好营养),以减少炎症风险。如果孩子在接种后出现神经发育异常,应进行全面检查(如维生素缺乏、自身免疫性B12缺乏),并考虑干预措施(如酮症饮食)。

代谢健康与自闭症的增加

Palmer博士指出,自闭症和ADHD的发病率近年来激增,与人口代谢健康恶化密切相关:

Palmer博士强调,改善父母的代谢健康是预防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的关键。


未来的方向与公共健康

Palmer博士提出,精神病学需要进入21世纪,停止将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视为终身标签,而应寻找其根本原因(如线粒体功能障碍、维生素缺乏)并针对性地治疗。他提到,目前有研究团队在开发代谢健康的生物标志物测试,以预测自闭症风险或识别严重抑郁症患者。

Huberman建议建立一个代谢健康指标体系,激励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医疗系统负担,预防精神疾病。Palmer博士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这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但需要大量研究和资金支持。他希望新的美国政府能推动NIH(国家卫生研究院)在这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Palmer博士的未来计划

Palmer博士表示,他将继续通过哈佛医学院和McLean医院推进代谢精神病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他目前有一个超过5300人的患者等待名单,计划建立一个医疗系统,培训更多临床医生,开发治疗协议,并利用人工智能创建个性化治疗算法。他希望通过实际临床实践证明代谢干预的有效性,帮助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人。


播客结尾

Huberman感谢Palmer博士的分享,称他为代谢精神病学的先驱,并赞扬他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联系起来的努力。他鼓励听众关注Palmer博士的工作,包括他的书《Brain Energy》。Huberman还提到自己的新书《Protocols: An Operating Manual for the Human Body》,并邀请听众订阅播客、关注社交媒体和新闻简报。


总结

这场播客深入探讨了代谢健康、线粒体功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强调了线粒体在精神疾病中的核心作用。Palmer博士提出了改善线粒体健康的六大生活方式支柱,讨论了酮症饮食、补充剂(如尿石素A、亚甲蓝、B12)和疫苗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他呼吁精神病学界

Edit:2025.04.04

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