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项研究表明,新陈代谢与细胞完整性和生命周期(例如细胞凋亡)等“结构性”问题以及神秘的全身性炎症过程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种炎症过程往往没有医学可以识别的任何原因。这两个过程在癌症中都非常明显——尽管“癌症”细胞的基因组遭到破坏且代谢功能障碍,但它们并没有凋亡,而且它们具有高度炎症性质,会通过“癌症”细胞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细胞因子“招募”附近的细胞参与“癌症”过程。换句话说,全身炎症甚至癌症(即受损细胞没有凋亡)的形成只需要线粒体功能下降,导致 ATP 水平长期下降。因此,慢性压力、炎症性饮食(PUFA 有人知道吗?)、内分泌干扰物以及以永无止境的令人心力交瘁的日常生活为特征的“现代”生活都是导致我们所有疾病的直接原因,因为所有这些病理过程的共同点是它们对线粒体/OXPHOS 具有深刻的抑制作用。相反,只需恢复/改善线粒体功能就足以改善/治愈几乎所有已知的慢性疾病。还值得注意的是,降低 ATP/AMP 比率(通过降低 ATP)并因此激活 AMPK 目前在医学和长寿研究中风靡一时,禁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剧烈运动、服用 AMPK 类似物(如二甲双胍)等方法被誉为长寿健康的关键。然而,在幕后,所有这些干预措施可能正在通过增加基线炎症和降低线粒体 ATP 的产生来破坏生物体的稳定性,从而增加癌症风险。
<http://dx.doi.org/10.1016/j.immuni.2024.10.012>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11/241126134956.htm>
“…我们发现线粒体提供了一种决策辅助:它们调节细胞是否经历干净、无声的凋亡或释放促炎信使物质,”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病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弗莱堡大学综合生物信号研究中心卓越集群 CIBSS 的成员 Olaf Groß 教授解释说。
“……细胞活动的通用‘燃料源’是 ATP(三磷酸腺苷)。如果线粒体中的 ATP 急剧下降,一种对细胞凋亡至关重要的蛋白质——细胞色素 c——就会被困在线粒体中,细胞不会死亡,即使它从外部收到死亡信号。相反,线粒体会激活引发炎症反应的机制,使组织处于警戒状态,并为可能的威胁做好准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当线粒体停止产生能量时,细胞中一种称为 NLRP3 的特殊‘传感器’就会被激活。然而,需要来自细胞其他区域的第二个信号来激活 NLRP3 传感器。这种所谓的‘双信号机制’确保只有在出现严重危险时才会引发炎症,从而保护健康细胞。这使身体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威胁做出反应,同时防止可能损害组织的不必要炎症。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治疗炎症过程发挥作用的疾病,例如痛风、2 型糖尿病或严重的 COVID-19 病例。“未来,药物可以专门针对线粒体或 NLRP3 的激活进行设计,以便更好地控制炎症,一方面防止健康组织受损,另一方面促进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或免疫系统对癌症的排斥,”Groß 说。
Edit:2024.12.16